作文档>范文大全>工作报告>实施方案

2023实验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

2023实验实施方案十篇

2023实验实施方案 篇1

  一、考试科目和分值

  (一)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考生随机抽取其中一科进行考试。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按照现行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命题。

  (二)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分值为10分,计入考生中考录取总分。同时,考试结果分为A(10-9分)、B(8-7分)、C(6-5分)和D(4分及以下)4个等级,作为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与创新”方面实证材料之一。

  二、考试时间和地点

  (一)20xx年6月2日公布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具体范围。

  (二)考试时间为20xx年6月13-21日,具体时间由各区教育主管部门确定。

  (三)市教育考试院牵头组织,委托各区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考生按照“分区管理、相对集中”原则在本区指定的考点进行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考评教师由各区统筹调配,但不得为考生所在学校教师。

  三、对残疾和伤病考生的有关规定

  因残疾(须有残疾证)丧失实验操作能力或因伤病(须有病历或有关证明)确实不能参加实验操作考试的考生,由本人申请,学校审核确认后在学校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区教育主管部门,并做好复查准备。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后,汇总上报市教育考试院备案。免试的证明材料进入考生档案。被批准免试的考生按6分计算。考试时因考生本人操作因素而中断考试的,以实际得分计算。

  四、考试安排

  (一)物理、化学、生物试卷均为A、B两套。

  (二)考生考前抽签决定考试科目和座位号,以座位定题。

  (三)每场考试开考前30分钟,考务工作人员核对考生准考证;考生按抽签号顺序列队候考。

  (四)考试时间为每场20分钟。

  (五)考评教师评分后当场交给主考教师,由主考教师、检录员登录成绩并算出平均分后,录入、打印、公布。

  (六)考场封闭,考场外设置警戒线。考生单人单桌。

  (七)考评教师须佩证上岗,客观公正地给每个考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评分。

  (八)各考点学校要在学校大门口设置明显的引导标志,在考场周边设置警戒线,在醒目处张贴考场布置示意图。

  (九)各考点要严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并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将考试过程中疫情防控风险降到最低。

  五、有关要求

  (一)各校要严格执行属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制定考试过程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做好考试用仪器设备、药品及耗材的保障工作,配备实验室安全保护用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管理考试用危险化学品,并制定考试用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预案。严格按照减少考生聚集和流动的原则,科学合理布置考点。考点要成立防控、考务、保卫、后勤、医疗等小组,对考评教师、考务人员等进行统一培训。

  (二)各校要充分认识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重要性。实验操作考试有利于促进学校理科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是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各校要高度重视实验操作考试工作。要向考生和家长做好宣传和政策解释工作,使考生和家长充分认识实验操作考试的必要性。

  (四)各校要由分管校长或教导主任根据考试地点、时间、场次、顺序号组织带领本校考生有序参加考试。

  (五)各校要加强对考生的考风考纪教育,做到服从考点统一安排,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对严重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将取消考试资格及成绩。

  (六)考生须独立操作。考评教师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考务人员要及时做好考生成绩登记、公示、汇总、归档等工作。

  (七)凡参加20xx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应、历届毕业生,均须参加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八)根据安徽省教育厅皖教办〔20xx〕12号等文件要求,20xx年九年级学生还需参加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八年级学生还需参加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考试成绩各按10分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相应学科总成绩,作为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之一,不计入考生中考录取总分。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制卷,统一评分标准,各区参照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办法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2023实验实施方案 篇2

  神奇的放大镜

  材料准备:

  放大镜、平面镜、各种实物或标本、黑色纸张、白纸、剪刀。

  实验操作:

  (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实物或标本。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同一种物体在平面镜与放大镜下的不同。

  (3)指导幼儿用放大镜点火:天气晴好时,取一张纸,然后将放大镜放在太阳光底下且放大镜的焦点对准纸张,过一段时间纸就会被点燃。

  (4)引导幼儿玩小鸡翻身游戏:取一张黑纸,剪成放大镜镜面大小,在纸中间剪一只镂空的小鸡,再把纸粘贴在放大镜上。然后把放大镜对准阳光,并在放大镜的对面放一张白纸。当放大镜离白纸近时,会在纸上看到站立的小鸡。当放大镜离白纸远时,会在纸上看到小鸡翻身了。

  指导建议:

  ●教幼儿学会使用放大镜。

  ●引导幼儿不断变化物体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镜中成像的变化。

  ●玩用放大镜点火游戏时,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拓展与替代:

  请幼儿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利用了放大镜的原理。

  附:科学小知识

  放大镜是由透明物质制成的、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能使光线汇聚的透镜。

  放大镜通过折射将光线聚拢,使焦点物体的温度提高以逐渐达到燃点。放大镜的直径越大,焦点温度越高;直径越小,焦点温度越低。

  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物体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的地方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两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体在大于两倍焦距的地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023实验实施方案 篇3

  实验名称:土壤中分离产生α-淀粉酶的菌种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4、对简单鉴定后的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并由鉴定结果查伯杰氏手册以确定分离出微生物的品种。

  二.实验原理

  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

  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当推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类物体上都有相应的占优势生长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烂叶、腐土和朽木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果实、蜜饯表面酵母菌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较多,油田、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较多等。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

  增殖培养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样品中加入某些物质,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使能分解利用这类物质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便于我们从其中分离到这类微生物。因此,增殖培养事实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一种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

  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三.实验材料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无菌水试管(每支4.5mL水)、烧杯、三角瓶、电炉、玻璃棒、接种环、镊子、搪瓷杯、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枪头)、天平、滤纸、pH试纸等。2、试剂: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琼脂、蛋白胨)、Lugol氏碘液、0.2%可溶性淀粉液、结晶紫染液、番红染液、碘液、95%乙醇、0.5%番红水染液、无菌水等。3、土样:取自桂林师专1栋宿舍楼后面土壤,地下10cm左右。

  四.实验方法步骤

  1、采集土样带上小铁铲和无菌袋到土豆地采集较细碎土壤

  2、样品稀释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1g,放入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摇10分钟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无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4.5mL无菌水试管中,梯度稀释至10。

  3、分离用稀释样品的同支吸管分别依次从10、10、10样品稀释液中,吸取lmL,注入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倒入灭菌并融化冷至50℃左右的固体培养基,小心摇动冷凝后,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培养基的配制—称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琼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

  4、初步鉴定对多种菌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观察,记录结果。

  5、α-淀粉酶鉴定

  6、1)实验原理:

  细菌能否产生α-淀粉酶主要依据是鉴定有能否分解淀粉。α-淀粉酶该酶可以把淀粉分解,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无色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

  2)步骤:

  将培养的的各种待测菌种接种在含有0.2%淀粉液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基的配制—称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可溶性淀粉0.2g;琼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注:先将可溶性淀粉加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到溶化好的培养基中,调匀),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后,取出平板,向皿中注入l滴Lugol氏碘液,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无色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

  8、纯化从平板上选取淀粉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较大的菌落,用接种环沾取少量培养物至斜

  面上,并进行2-3次划线分离,挑取单菌落至斜面上,培养后观察菌苔生长情况并镜检验证为纯培养。

  四.实验结果

  五.个人总结

  1、在分离实验中,原土样的10-3g/mL浓度中得到5种不同的能够分解淀粉的菌落,经初步淀粉酶实验,1号菌的淀粉分解圈大,2号、3号、4号次之,5号最小。

  2、在淀粉酶试验中,3号培养基感染杂菌,出现不同菌落,故后面不再对其处理;其它菌种均得到较纯的单菌落,淀粉酶实验结果不变,与上面相同。

  3、各种菌落的革兰氏染色中大部分为阳性,菌体形态多为椭圆形趋于杆状,只有4号菌为阴性;5号菌菌落难以挑故过没能进行染色。

  4、1号、2号、4号经划线纯化均得到单菌落,5号菌没能划出单菌落;综合分析可以判定,1号菌即为优良的淀粉酶产生菌,即为枯草芽孢杆菌。

  5、本次实验遇到一件让人颇为尴尬的事情,那就是实验所用酒精灯的酒精被煤油替换,连消毒棉也是煤油的,因为使用煤油产生大量的黑烟,导致大量颗粒吸附在实验器具上,其气味也难以忍受,故在实际操作中减少了使用,引起带来的影响尚不明确。

  方案三:微生物实验设计方案

  土壤中分离产生α-淀粉酶的菌种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二.实验原理

  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

  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当推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类物体上都有相应的占优势生长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烂叶、腐土和朽木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果实、蜜饯表面酵母菌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较多,油田、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较多等。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

  增殖培养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样品中加入某些物质,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使能分解利用这类物质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便于我们从其中分离到这类微生物。因此,增殖培养事实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一种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三.实验材料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可省)、培养皿8个、载玻片、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无菌水试管5支(每支4.5mL水)、烧杯3个、三角瓶5个、电炉、玻璃棒、接种环、镊子、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枪头10个)、天平、滤纸、pH试纸等。

  2、试剂: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原料(牛肉膏0.9g、NaCl1.5g、琼脂4.5g、蛋白胨3.0g)、Lugol氏碘液、可溶性淀粉0.6g、结晶紫染液、番红染液、95%乙醇、无菌水等。

  3、土样:取自桂林师专甲山校区药用植物园面的土壤,地下10cm左右。

  四.实验方法步骤

  1、采集土样带上小铁铲和无菌袋到土豆地采集较细碎土壤

  2、样品稀释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1g,放入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摇10分钟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无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4.5mL无菌水试管中,梯度稀释至10-6。

  3、分离用稀释样品的同支吸管分别依次从10-6、10-5、10-4样品稀释液中,吸取lmL,注入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倒入灭菌并融化冷至50℃左右的固体培养基,小心摇动冷凝后,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培养基的配制—称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琼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

  4、初步鉴定对多种菌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观察,记录结果。

  5、α-淀粉酶鉴定

  1)实验原理:

  细菌能否产生α-淀粉酶主要依据是鉴定有能否分解淀粉。α-淀粉酶该酶可以把淀粉分解,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无色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

  2)步骤:

  将培养的的各种待测菌种接种在含有2%淀粉液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基的配制—称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可溶性淀粉0.2g;琼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注:先将可溶性淀粉加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到溶化好的培养基中,调匀),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后,取出平板,向皿中注入l滴Lugol氏碘液,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无色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

  6、纯化从平板上选取淀粉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较大的菌落,用接种环沾取少量培养物至斜面上,并进行2-3次划线分离,挑取单菌落至斜面上,培养后观察菌苔生长情况并镜检验证为纯培养。

2023实验实施方案 篇4

  转眼到了秋季,领导销售的旺季已经来临,我销售团队根据之前对销售市场的把控,为将产品销售的更多更好,将今年的销售又制定了食品销售计划书。

  一、市场分析。

  绿福园食品新市场销售工作计划书制定的依据,便是过去一年市场形势及市场现状的分析,即企业的优劣势分析以及竞争威胁和存在的机会,通过分析,从中了解市场竞争的格局及态势,并结合企业的缺陷和机会,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使其利用最大化。比如,通过市场分析,清晰地知道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产品(档次)向上走,渠道向下移(通路精耕和深度分销),寡头竞争初露端倪,营销组合策略将成为下一轮竞争的热点等等。

  二、营销思路。

  营销思路是根据市场分析而做出的指导全年销售计划的“精神”纲领,是营销工作的方向和“灵魂”,也是我司销售中需要经常灌输和贯彻的营销操作理念。针对这一点,制定具体的营销思路,其中涵盖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树立全员营销观念,真正体现“营销生活化,生活营销化”。

  2、实施深度分销,树立决战在终端的思想,有计划、有重点地指导经销商直接运作末端市场。

  3、综合利用产品、价格、通路、促销、 传播、服务等营销组合策略,形成强大的营销合力。

  4、在市场操作层面,体现“两高一差”,即要坚持“运作差异化,高价位、高促销”的原则,扬长避短,体现独有的操作特色等等。

  营销思路的确定,充分结合了企业的实际,不仅翔实、有可操作性,而且还与时俱进,体现了创新的营销精神,因此,在以往的年度销售计划中,都曾发挥了很好的指引效果。

  三、销售目标。

  销售目标是一切营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科学、合理的销售目标制定也是年度销售计划的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分。

  1、根据上一年度的销售数额,按照一定增长比例,比如20%或30%,确定当前年度的销售数量。

  2、销售目标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月度,而且还责任到人,量化到人,并细分到具体市场。

  3、权衡销售目标与利润目标的关系,做一个经营型的营销人才,具体表现就是合理产品结构,将产品销售目标具体细分到各层次产品。比如,根据企业产品ABC分类,将产品结构比例定位在A(高价、形象利润产品):B(平价、微利上量产品):C(低价:战略性炮灰产品)=2:3:1,从而更好地控制产品销量和利润的关系。销售目标的确认,使其销售目标的跟踪有了基础,从而有利于销售目标的顺利达成。

  四、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是营销战略的战术分解,是顺利实现企业销售目标的有力保障。根据行业运作形势,结合市场运做经验,制定如下的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坚持差异化,走特色发展之路,产品进入市场,要充分体现集群特点,发挥产品核心竞争力,形成一个强大的产品组合战斗群,避免单兵作战。

  2、价格策略,高质、高价,产品价格向行业标兵看齐,同时,强调产品运输半径,以600公里为限,实行“一套价格体系,两种返利模式”,即价格相同,但返利标准根据距离远近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定价策略。

  3、通路策略,创新性地提出分品项、分渠道运作思想,除精耕细作,做好传统通路外,集中物力、财力、人力、运力等企业资源,大力开拓一些特殊通路,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突破。

  4、促销策略,在“高价位、高促销”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连环促销”的营销理念,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促销体现“联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其目的是大力度地牵制经销商,充分利用其资金、网络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有效挤压竞争对手。

  二、连环的促销方式至少两个以上,以充分吸引分销商和终端消费者的眼球。

  三、促销品的选择原则求新、求奇、求异,即要与竞品不同,通过富有吸引力的促销品,实现市场“动销”,以及促销激活通路、通路激活促销之目的。

  5、服务策略,细节决定成败,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转”的思路下,在服务细节上狠下工夫。提出“5S”温情服务承诺,并建立起“贴身式”、“保姆式”的服务观念,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上,务求热情、真诚、一站式等等。通过营销策略的制定,为其目标的顺利实现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五、团队管理。

  在这个模块,主要锁定两个方面的内容:

  1、人员规划,即根据年度销售工作计划,合理人员配置,制定人员招聘和培养计划,都有一个具体的规划明细。

  2、团队管理,明确提出打造“”团队的口号,并根据这个目标,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从企业的“典章”、条例这些“母法”,到营销管理制度这些“子法”,都进行了修订和补充。比如,制定《营销人员日常行为规范及管理规定》、《营销人员“三个一”日监控制度》、《营销人员市场作业流程》、《营销员管理手册》等等。

  二、强化培训,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比如,制定全年的培训计划,培训分为企业内训和外训两种,内训又分为潜能激发、技能提升、操作实务等。外训则是选派优秀的营销人员到一些大企业或大专院校、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等等。

  三、严格奖惩,建立良好的激励考核机制。通过定期晋升、破格提拔、鼓励竞争上岗、评选营销标兵等形式,激发营销人员的内在活力。

  旨在通过这一系列的团队整合,目地是强化团队合力,真正打造一支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爆发力、威慑力较强的“铁血团队”。

  六、费用预算。销售计划的最后一项,就是销售费用的预算。即在销售目标达成后,企业投入费用的产出比。比如,销售目标5个亿,其中,工资费用:500万,差旅费用:300万,管理费用:100万,培训、招待以及其他杂费等费用100万,合计1000万元,费用占比2%,通过费用预算,可以合理地进行费用控制和调配,使企业的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以求企业的资金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从而不偏离市场发展轨道。

  作销售计划时,充分利用表格这套工具,比如,销售目标的分解、人员规划、培训纲目、费用预算等等,都通过表格的形式予以体现,不仅一目了然,而且还具有对比性、参照性,使以上内容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年度销售计划的制定,达到如下目的:

  1、明确了公司营销计划及其发展方向,通过营销计划的制定,不仅理清销售思路,而且还为具体操作市场指明方向,实现了年度销售计划从主观型到理性化的转变。

  2、实现了数字化、制度化、流程化等等基础性营销管理。不仅量化了全年的销售目标,而且还通过销售目标的合理分解,并细化到人员和月度,为每月营销企划方案的制定做了技术性的支撑。

  3、整合了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年度销售计划,确定了新的一年营销执行的模式和手段,为市场的有效拓展提供了策略支持。

  4、吹响了“绿福园”团队打造的号角,通过销售计划的拟订,确定了“绿福园”打造计划,为优秀营销团队的快速发展以及创建学习型、顾问型的营销团队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023实验实施方案 篇5

  一、【实验题目】:

  印刷条件对预涂膜覆膜质量影响探究

  二、【实验设计思路】:

  影响覆膜质量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即覆膜工艺的影响和印刷条件的影响。覆膜工艺的影响无疑是覆膜的温度、速度、压力三种因素。往往现在对于覆膜质量影响因素大多是考虑到覆膜工艺(温度、速度、压力)的影响因素如出现:打皱、起泡、卷曲、出膜、亏膜、搭边痕的质量因素。而很少考虑印刷条件对覆膜质量的影响。而往往有些时候就是由于印刷条件的因素才影响了覆膜的质量。基于如此这次试验研究的方向就是在规定一定的覆膜条件,通过改变样张印刷所需条件进行打样并将其做预涂膜处理。最终的实验结果是为了探讨印刷条件是如何影响预涂膜质量,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最后以此为依据确定印刷品覆膜所适宜的最佳印刷条件。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IGT印刷适性仪、预涂膜覆膜机、剥离强度仪;

  (2)油墨、铜版纸(确定规格,ph值)、BOPP预涂膜。

  四、 【实验准备】:

  在IGT印刷适性仪进行试验打样,确定一般印刷打样的印刷条件范围。(温度、速度、压力大致范围)。

  五、 【实验原理及步骤】:

  (1)采用覆合强度指标考察覆膜质量, 覆合强度的测量参考GB2T2790-1995标准进行测量。对于每个试样, 从剥离力和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上测定平均剥离力, 以N为单位, 记录下至少100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并计算相应的剥离强度值。

  计算公式如下:

  σ180 = F /B

  式中: σ 180 为剥离强度(N/mm); F为剥离力(N); B为试样宽度(mm)。 利用上式, 计算所有试验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度、最小剥离强度和最大剥离强度, 以及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2)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在铜版纸上面进行打样。

  1、在一定的墨层厚度、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印刷实地打样,打样后将样条放在正常的印刷环境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受纸张、温度、湿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印刷时间间隔(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的样条在预涂膜覆膜机上面进行覆膜( 覆膜的压力在6. 8mPa, 温度为90 e, 覆膜速度为100r/min)。然后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覆膜时间间隔。

  2、在第一步所确定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的条件下,印刷压力、印刷速度一定,改变印刷墨层厚度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墨层厚度(0.5-4.0Lm)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覆膜的最佳墨层厚度。

  3、在前两步所得到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和最佳印刷墨层厚度的情况下,控制印刷压力一定,改变印刷速度(0.1、0.2、0.3、0.4、0.5、0.6、0.7、0.8、0.9、1.0m/s)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速度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的印刷速度。

  4、根据前三步的实验所得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最佳印刷墨层厚度、最佳印刷速度的情况下,改变印刷压力(200-800N)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压力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

  六、【数据处理】:

  七、【实验结果】:

  八、【参考文献】:

  齐晓堃, 印刷材料及适性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xx.1(普通高等教育印刷工程本科规划教材)

  许文才,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xx.8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冯瑞乾,印刷原理及工艺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1999-4 (高等学校印刷工程类教材)

  GB- T2790- 1995,胶粘剂180b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S]

2023实验实施方案 篇6

  彩色的影子

  材料准备:

  相同大小的矿泉水瓶3~5个、水彩笔颜料、手电筒、纸盒、白布、水。

  制作方法:

  (1)在矿泉水瓶内分别加入不同颜色的水彩笔颜料和水,搅拌均匀,制成彩色水。

  (2)剪去大纸盒的上面部分,底面铺上白布,制成投影屏幕。

  实验操作:

  把彩色水瓶放入盒内,置于白布前,且与白布有一定的距离间隔。用手电筒照射彩色水瓶,彩色水瓶就会在纸盒内的白布上出现半透明的彩色影子。

  指导建议:

  影子,发现影子的彩色,影子圈色深浅不一。

  附:科学小知识

  光可透过透明物体,由于水彩笔颜料具有半透明的特性,所以光就会穿过彩色瓶子,形成了彩色的影子。如果物体遮光性能好的话,影子应该都是黑色的。

2023实验实施方案 篇7

  实验名称:土壤中分离产生α-淀粉酶的菌种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4、对简单鉴定后的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并由鉴定结果查伯杰氏手册以确定分离出微生物的品种。

  二.实验原理

  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

  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当推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类物体上都有相应的占优势生长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烂叶、腐土和朽木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果实、蜜饯表面酵母菌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较多,油田、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较多等。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

  增殖培养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样品中加入某些物质,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使能分解利用这类物质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便于我们从其中分离到这类微生物。因此,增殖培养事实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一种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

  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三.实验材料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无菌水试管(每支4.5mL水)、烧杯、三角瓶、电炉、玻璃棒、接种环、镊子、搪瓷杯、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枪头)、天平、滤纸、pH试纸等。2、试剂: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琼脂、蛋白胨)、Lugol氏碘液、0.2%可溶性淀粉液、结晶紫染液、番红染液、碘液、95%乙醇、0.5%番红水染液、无菌水等。3、土样:取自桂林师专1栋宿舍楼后面土壤,地下10cm左右。

  四.实验方法步骤

  1、采集土样带上小铁铲和无菌袋到土豆地采集较细碎土壤

  2、样品稀释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1g,放入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摇10分钟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无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4.5mL无菌水试管中,梯度稀释至10。

  3、分离用稀释样品的同支吸管分别依次从10、10、10样品稀释液中,吸取lmL,注入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倒入灭菌并融化冷至50℃左右的固体培养基,小心摇动冷凝后,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培养基的配制—称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琼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

  4、初步鉴定对多种菌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观察,记录结果。

  5、α-淀粉酶鉴定

  6、1)实验原理:

  细菌能否产生α-淀粉酶主要依据是鉴定有能否分解淀粉。α-淀粉酶该酶可以把淀粉分解,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无色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

  2)步骤:

  将培养的的各种待测菌种接种在含有0.2%淀粉液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基的配制—称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可溶性淀粉0.2g;琼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注:先将可溶性淀粉加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到溶化好的培养基中,调匀),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后,取出平板,向皿中注入l滴Lugol氏碘液,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无色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

  8、纯化从平板上选取淀粉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较大的菌落,用接种环沾取少量培养物至斜

  面上,并进行2-3次划线分离,挑取单菌落至斜面上,培养后观察菌苔生长情况并镜检验证为纯培养。

  四.实验结果

  五.个人总结

  1、在分离实验中,原土样的10-3g/mL浓度中得到5种不同的能够分解淀粉的菌落,经初步淀粉酶实验,1号菌的淀粉分解圈大,2号、3号、4号次之,5号最小。

  2、在淀粉酶试验中,3号培养基感染杂菌,出现不同菌落,故后面不再对其处理;其它菌种均得到较纯的单菌落,淀粉酶实验结果不变,与上面相同。

  3、各种菌落的革兰氏染色中大部分为阳性,菌体形态多为椭圆形趋于杆状,只有4号菌为阴性;5号菌菌落难以挑故过没能进行染色。

  4、1号、2号、4号经划线纯化均得到单菌落,5号菌没能划出单菌落;综合分析可以判定,1号菌即为优良的淀粉酶产生菌,即为枯草芽孢杆菌。

  5、本次实验遇到一件让人颇为尴尬的事情,那就是实验所用酒精灯的酒精被煤油替换,连消毒棉也是煤油的,因为使用煤油产生大量的黑烟,导致大量颗粒吸附在实验器具上,其气味也难以忍受,故在实际操作中减少了使用,引起带来的影响尚不明确。

2023实验实施方案 篇8

  不落的小球

  材料准备:

  乒乓球、玻璃瓶(瓶口比乒乓球略大)

  实验操作:

  把乒乓球放在桌上,玻璃瓶瓶口朝下,罩在乒乓球上。在桌面上快速旋转玻璃瓶,观察乒乓球在瓶内的运动。

  指导建议:

  ●提示幼儿旋转速度可由慢到快,并观察速度快慢对乒乓球的影响。

  ●引导幼儿在让乒乓球快速旋转后,尝试将玻璃杯从桌面上移开,继续旋转,观察玻璃杯里乒乓球的变化。

  拓展与替代:

  在剪掉瓶口的矿泉水瓶上面或铁罐头瓶的瓶口上绑上绳子,将水装入瓶子,引导幼儿按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由低处逐渐向高处迅速旋转,观察水是否会洒出。(见“不落的小球图2”)

  附:科学小知识

  物体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背离旋转中心的力,这就是离心力。当我们旋转玻璃杯时,带动乒乓球旋转,乒乓球被离心力压到了瓶壁上,产生要突破旋转轨道外逃的倾向。而较窄的瓶口能阻止乒乓球被甩出去,所以不会发生球掉落的情况。

2023实验实施方案 篇9

  会翻跟头的小胶囊

  材料准备:

  3个空胶囊、1粒钢珠、若干小沙粒、1块棉花、1块硬纸板、若干积木。

  制作方法:

  (1)分别将钢珠、沙粒、棉花装入3个空胶囊里

  (2)把几块积木摞起来,把硬纸板的两边折起来做成一个轨道把它的一端搭在积木上,形成一定的坡度。

  实验操作:

  1、把装有钢珠的胶囊放在倾斜的硬纸板上,就会看到胶囊不断地翻起跟头来。

  2、另外两个胶囊也分别放在硬纸板上,观察其是否会翻跟头

  指导建议:

  1、幼儿观察硬纸板倾斜的角度不同,装有钢珠的胶囊翻的速度就会不同。

  2、幼儿观察、比较胶囊内装的材料不同,胶囊的运动情况也不同

  拓展与替代:

  ◆寻找类似于胶囊的长椭圆形物品代替胶囊进行实验。

  ◆寻找能滚动的其他材料代替钢珠,让胶囊翻跟头。

  ◆将装有钢珠的胶囊放在纸盒内,任意倾斜纸盒,观察胶囊的翻动方向。

  附:科学小知识

  当把带有钢珠的胶囊放在斜面上时,钢珠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动带动胶囊下滑,同时改变胶囊的重心。在不断下滑的过程中,胶囊的重心也在不断改变,就会不停地翻跟头。而沙粒和棉花等物质不具有在斜面上滚动的性质,所以它们不能改变胶囊的重心,胶囊也就不能翻跟头。

2023实验实施方案 篇10

  冻冰花

  材料准备:

  小碗、棉线、亮光纸纸屑、水。

  制作方法:

  (1)在小碗中放人亮光纸纸屑,并倒满水。

  (2)将棉线的一头放入小碗中,另一头露在碗外面。

  (3)将小碗放入冰箱冷冻(如果是冬季,最好放在室外自然冷冻)。

  (4)冻好后,把冰花提出来即可。

  实验操作:

  (1)把冻好的冰花挂在树枝或者阳台上,请幼儿一起欣赏。

  (2)让幼儿到户外把冰花放在地上拉着玩,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冰融化,在地面上留下一条水痕。

  指导建议:

  ●在制作和操作冰花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体验水遇冷凝结成冰、冰遇热又化成水的过程。

  ●提醒幼儿在选择纸屑做冰花时,要选择不怕水的纸。

  拓展与替代:

  ◆鼓励幼儿选择各种漂亮的纸或者小玩具、花瓣等材料,将它们放入碗中冻冰花;也可以让幼儿在水中加入各色颜料,看谁的冰花最漂亮;还可以让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容器,冻不同形状的冰花(球状、三角状等)。

  ◆和幼儿一起观察冬季路面结的冰、屋檐上冻出的冰凌以及雾凇,进一步感受水遇冷结冰的现象。

  附:科学小知识

  冻冰花的过程就是水遇冷结成冰的过程,如果我们选择不同形状的容器,会出现不同形状的冰花。

  雾凇,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它是由于空气中温度低于零度却没有冻结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结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颗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现象在我国北方很普遍,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只要雾中有冷却的水滴,并达到一定温度就可形成。


2023实验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语文课题实验实施方案

社区2023年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幼儿园2023年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2023工作实施方案

2023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学校书法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3课题实施方案

2023年书法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3年学校硬笔书法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3初中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2023实验实施方案

2023实验实施方案十篇2023实验实施方案篇1一、考试科目和分值(一)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考生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师德标兵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00字10篇
    师德标兵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00字10篇

    师德标兵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00字模板10篇师德标兵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00字有哪些?事迹材料可分为个人事迹材料和集体事迹材...

  •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10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怎么写?通过输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帮助...

  • 写实习报告心得
    写实习报告心得

    写实习报告心得(优秀范文10篇)心得可以分享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他人提供参考和借鉴。写实习报告心得怎么写,这...

  • 最美消防员事迹材料15篇
    最美消防员事迹材料15篇

    2023年最美消防员事迹材料(15篇)消防员是社会中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展现了无私奉献、勇敢无畏的精神,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