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文秘知识>应急预案

村防汛应急预案

更新时间:

村防汛应急预案十篇

村防汛应急预案 篇1

  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今年我村防汛工作的各项措施,提高抗洪抢险的应变能力,确保辖区安全度汛,根据上级防汛工作总体要求,结合我村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城关村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的防汛工作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统筹安排,通力合作,确保辖区农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奠定扎实基础。

  二、 编制目的和原则

  1、编制目的

  立足防大汛,做到一般降雨时积水及时排除,不出险;遇有强降雨时,不出安全隐患,积水及时排除,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防御强降水,对于未有预报或预报不准的强降雨,本着“雷声是信号、雨点是命令”的原则,积极迅速组织抢险队伍进行防汛抢险。

  2、编制原则

  坚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高于一切的原则,预防为主、贯彻行政首长责任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协调互助、全力以赴确保度汛安全。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机构

  设立城关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在村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辖区的防汛及突发性灾害事件的应对工作。我村也成立以村主任为首的相应组织,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并科学制订防汛方案,落实好各项防汛措施及任务,做到遇有险情及时排查、及时组织抢险,及时上报、及时落实、及时发放。要根据工作实际,迅速把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防汛期间能拉得出、用得上、守得住。

  (二)职责

  各村民小组必须严格履行好各自的防洪防汛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防汛预案(包括抢险、预警、安全转移、人员组织、抗洪等应急预案),汛期险情发生时,要协调有力、急事急办、及时指挥、部署工作,达到上下呼应、左右关照、相互沟通、协调调度,绝不能相互推诿、贻误时机,要无条件的服从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四、灾情报告

  洪水灾害发生后,要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原则,逐级向上汇报。各村民小组得到灾害信息应及时向村委会汇报。灾情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雨情、水情、伤亡人数、损失程度、救灾情况及生产生活上急需解决的问题等。

  五、强化意识,落实责任

  (1)各村民小组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深入农民家中,督查、指导农民做好各项防汛措施及任务的落实。

  (2)各村民小组组长要立足本职,履行好城关村赋予的防汛职责。

  (3)各村民小组组长要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理、早防范,做好各项防汛任务的落实,确保辖区无一人死亡,人民生活财产无较大损失;在防汛期间,各村民小组负责人的通讯工具保证24小时开机,以确保联络畅通。

  街道办事处城关行政村

  20xx年三月二日

村防汛应急预案 篇2

  为有效应对突发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l、基本惜况

  本村位于沙镇东部,位山三干渠左岸,全村耕地面积 781 亩,全 村辖区的排水出路位于本村东北角,洪水排入三干渠,由于本村地势 低洼,素有“大雨必淹”只说,防洪排涝工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排查确定本村易发灾害点,位于本村西北部的 排水无出路的300 余亩低洼耕地;重点防御对象是本村老街10 余户的 低洼住户。

  2、组织指挥

  2.1 建立村级防汛指挥体系

  村级防汛指挥机构由村支书任指挥,村委会主任任副指挥,村委 员、村学校校长,树重要企业负贵人、各水库塘坝安全员等任成员(见 附表1),并明确职贵分工。

  各成员分片包千,做好村相关学校,危旧房屋、水库、河道、塘 坝、洼地、山洪沟等防洪安全重点区城的监督巡查工作,并按职责分 工配合组织指挥好本村监测预警、抢险救灾和转移安置等工作。 2.2 健全村组户三级联动机制

  根据地形条件、居民分布、受洪涝威胁程度不同等因素,统筹划 分防汛责任区,每区明确安全责任人,负责区域内预警传达、信息通 讯、灾情应急处置和人员转移等工作 (见附表2)

  对村易发灾害点重住户情况进行进行统计(见附表3),并根据其所 在防汛责任区分别落实安全责任人。

  3、监测预警

  3.1 监测信息 当地降雨、水情、洪涝灾情及与村相关水库、河道、塘坝等工程 安全情况等。

  落实专人分别负责监测指挥相关信息,及时向村防汛指挥机构报 告相关情况。

  3.2 预警依据

  预警依据上圾防汛指挥机构预警及通知要求、当地天气预警预报 和村监测的雨情、水情、工情等信息。

  根糖上述信息结合当地实际,分析确定汛情的威胁程度,并明确 一般汛情预警、较大汛情预警,童大汛情预警的相应指标及安全转移 避险的前提条件。

  3.3 预警发布

  村防汛指挥机构根据预警依据信息,及时发布相应预警信号或转 移避险命令,并及时向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当地相关情况。

  确定预警信号及转移避险命令发布的程序和方式,并明确电源、 通讯中断等紧急情况下预警信号发布的保障措施,确保预警信号及转 移避险命令及时通知到户到人。

  4、应急响应

  当村防汛指挥机构发布预警信号后,村防汛指挥机构各成员,各 防汛安全责任人、信息监测人员、防汛抢险队伍等要根据不同预警信

  号立即采取相应应急响应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1 一般汛情应急响应

  1、相关责任人到岗到位,加强值班值守和雨情、水情、工情监测, 及时向村防汛指挥机构报告情况。村防汛指挥机构及时向上级防汛指 挥机构和村各相关安全责任人通报情况。

  2、各安全责任人密切关注所负责区域内危旧房屋、洼地汇水、河 道堤防等情况,落实好各项抢险措施。

  3、防汛抢险队伍做好准备。

  4.2 较大汛情响应

  1、村防汛指挥机构召开汛情分析会,部署防御工作,及时向上级 防汛指挥机构报告情况。相关责任人立即到岗到位,加强值班值守, 加强雨情、水情、工情监测,及时向村防汛指挥机构报告情况

  2、各安全责任人要随时掌握雨水情变化。密切关注所负责区域内 危旧房屋、洼地汇水、河道堤防等情况,落实好各项抢险措施。及时 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必要的转移准备。

  3、防汛抢险队伍整装待命、随时准备参加抢险救灾。

  4.3 重大汛情应急响应

  1、村防汛指挥机构召开紧急抗洪工作会议,全村动员部署抢险救 灾工作,及时向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有关情况。相关责任人立即到 岗到位,加强值班值守,加密雨情、水情、工情的监测,强化现场报 汛制度,及时向村防汛指挥机构报告情祝。

  2.各安全责任人要随时掌握雨水情变化,密切关注所负责区域内

  危旧房屋、洼地汇水、河道堤防等情况,落实好各抢险措施,及时通 知相关人员做好转移准备,特别对易发灾害重点住户及老弱病残孕等 行动不便的人员加强联系。

  3,防汛抢险队伍加强巡查值守,参加抢险救灾。

  4.各安全责任人必要时可先组织受房屋坍塌、内涝积水威胁的居 民按照转移避险方案优先转移到安全区域,后向村防汛指挥机构汇报。

  5、人员转移安置

  根据预警信息及灾情发展趋势,如达到安全转移避险前提条件, 即依照预案实施紧急撤离。

  5.1 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

  确定危险区范围及居民等分布情况,并根据当地情况来确定内涝 积水、危旧房屋、河道决口等威胁需转移人口。

  5.2 转移安置原则

  转移安置应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后一般人员以及集体、 有组织转移为主的'原则。

  5.3 转移地点、路线

  转移地点、路线确定以就近、安全和便于转移为原则。确定避险 安置点各村、组每年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 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并填写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见附 表4),绘制人员转移安置路线(附图2)

  5.4 转移准备

  各村、纽每年汛前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 转移安置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危险区住户,并制作标识牌,标明 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5.5 转移过程中应急事件处置

  当交通或通讯中断时,危险区内村、组应在村、组负责人的统一 组织下,按照预先制定的转移路线、地点转移。当村、组突然通到险 情且无法和辖区负贵人联系时,应按已发放的转移安置明白卡所填写 的内容、要求采取自救措施,自行向安全地点转移。

  5.6 转移安置措施

  转移工作采取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 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

  6、保障措施

  6.1 防汛抢险物资

  包括物资储备、管理和补充等(见附表5)。

  6.2 防汛抢险队伍

  包括队伍的组织、管理等(见附表6)。

  6.3 防汛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

  6.4 交通、通讯、电力及医疗等保障

  6.5 善后处置等措施

  附表:1、 村防汛指挥机构组成表

村防汛应急预案 篇3

  为提高防御洪水、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防汛防台和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实施科学防洪、抢险救灾,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及《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

  1、大隐村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320亩,耕地面积465亩,常住人口1590人,党员60人。地处余姚、鄞州两地交界处,四明山东北麓,地理位置优越,距宁波市区17公里,余姚34公里。杭甬高速公路在大隐设有道口,与河姆渡遗址隔江相望,距梁祝文化公园10公里。大隐山川秀丽,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文化深厚,物产丰富,交通便捷。20xx年村集体可分配资金29.5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9441元。

  2、水利工程现状:20xx年我村投入了3万余元对庙前河河道进行了治理。庙前河河道为我村主要河道,全长2100米。

  二、村级防汛防台组织及职责

  1、经村三套班子开会决定成立大隐村防汛防台工作组,组长:金正国,副组长:毛继峰,组员:金翠岳、史夏芬、徐寅、徐丽珍。村防汛防台工作组主要职责:1、协助当地政府开展防汛防台与抢险救灾避险的具体工作;2、当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水雨情预警信息时,负责通知村级防汛防台负责人和各网格的联络员、监测员、巡查员、预警员等责任人进岗到位,做好人员转移等防御准备,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3、当接到上级人员转移命令和地质灾害险情报告时,协助做好人员转移的具体工作;当出现交通、信息中断或突发险情时,按村级预案实施自主转移。实施转移前,及时发出转移信号,明确人员转移时间、地点、路线、召集人和注意事项,迅速将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到安全的避灾场所;4、当洪涝台和地质灾害发生时,发动群众及时开展抢险救灾和自救互救,并及时将灾情报告乡级防指;5、开展防汛防台知识宣传,重点做好人员避险转移方案和群众自防自救知识宣传,开展人员转移演练;6、协助做好灾情统计和救济救助工作;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村防汛防台工作组下属4个队伍,分别是:监测预警队,队长:毛继峰,队员:姜文标、翁炎军,职责:负责接受相关防汛防台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联系电话:;人员转移队,队长:金翠岳,队员:张甫生、翁恒惠,职责:负责转移本村危险区居民到指定安置点,人员转以后转入参加应急抢险,联系电话:;抢险救灾队,队长:徐寅,队员:徐国庆、官小明、胡永康,职责:工程未出险前参加本村危险区内居民转移,工程出险后负责水利工程抢险,联系电话:;后勤保障队,队长:史夏芬,队员:徐丽珍、刘海堂,职责:做好转移人员的安置,组织抢险物资供应,搞好后勤服务,联系电话:.

  2、大隐村防汛防台应急工作流程

  大隐村防汛防台工作组负责汛情监测、汇总信息,下雨刮风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安排值班。

  一、当气象部门通告可能有台风或大暴雨影响

  1、安排值班,密切注视台风天气动态;

  2、组织对河道等阻碍行洪、各类危房等的防台检查;

  3、对有关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安排,做好作物抢收,落实农业大棚防台措施。

  二、气象部门正式发布台风消息,接到上级防汛指挥部发布防台指令

  1、安排24小时值班,全面部署防台准备工作;

  2、广泛告知台风信息,提醒群众和有关企业做好防台准备;

  3、防汛责任人员、抢险队员进岗到位工作;

  4、做好危房、仓库、户外设施的检查和保安加固措施。

  三、气象部门发布台风警报,接到进入紧急防汛期指令

  1、村两委领导进岗,按责任分工开始工作;

  2、抢险队员集结待命,抢险物料、机具等准备就绪;

  标签:

村防汛应急预案 篇4

  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今年我村防汛工作的各项措施,提高抗洪抢险的应变能力,确保辖区安全度汛,根据上级防汛工作总体要求,结合我村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城关村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的防汛工作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统筹安排,通力合作,确保辖区农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奠定扎实基础。

  二、编制目的和原则

  1、编制目的

  立足防大汛,做到一般降雨时积水及时排除,不出险;遇有强降雨时,不出安全隐患,积水及时排除,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防御强降水,对于未有预报或预报不准的强降雨,本着“雷声是信号、雨点是命令”的原则,积极迅速组织抢险队伍进行防汛抢险。

  2、编制原则

  坚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高于一切的原则,预防为主、贯彻行政首长责任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协调互助、全力以赴确保度汛安全。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机构

  设立城关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在村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辖区的防醇巴环⑿栽趾κ录挠Χ怨ぷ鳌N掖逡渤闪⒁源逯魅挝椎南嘤ψ橹魅纷ㄈ耍涫翟鹑危⒖蒲е贫┓姥捶桨福涫岛酶飨罘姥创胧┘叭挝瘢龅接鲇邢涨榧笆迸挪椤⒓笆弊橹老眨及时上报、及时落实、及时发放。要根据工作实际,迅速把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防汛期间能拉得出、用得上、守得住。

  (二)职责

  各村民小组必须严格履行好各自的防洪防汛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防汛预案(包括抢险、预警、安全转移、人员组织、抗洪等应急预案),汛期险情发生时,要协调有力、急事急办、及时指挥、部署工作,达到上下呼应、左右关照、相互沟通、协调调度,绝不能相互推诿、贻误时机,要无条件的服从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四、灾情报告

  洪水灾害发生后,要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原则,逐级向上汇报。各村民小组得到灾害信息应及时向村委会汇报。灾情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雨情、水情、伤亡人数、损失程度、救灾情况及生产生活上急需解决的问题等。

  五、强化意识,落实责任

  (1)各村民小组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深入农民家中,督查、指导农民做好各项防汛措施及任务的落实。

  (2)各村民小组组长要立足本职,履行好城关村赋予的防汛职责。

  (3)各村民小组组长要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理、早防范,做好各项防汛任务的落实,确保辖区无一人死亡,人民生活财产无较大损失;在防汛期间,各村民小组负责人的通讯工具保证24小时开机,以确保联络畅通。

村防汛应急预案 篇5

  达央乡坝布村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汛期洪涝灾害对我村村民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高效有序地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保障我村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上级防汛指挥部统一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我村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一、思想重视

  认真学习上级的`指示精神,深刻理会其实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高度统一,确实把防汛工作做为一件大事来抓。

  二、组织落实

  1、成立防洪防汛领导小组

  组长:____(村支部书记)

  副组长:____(村民委主任)

  ____(村民委副主任)

  ____(村计生专干)

  成员:各村民小组长

  2、防洪防汛领导小组职责:

  ____负责全村防汛总指挥工作。

  ____负责做好防洪防汛整体工作。

  ____常负责各种物资供应及群众的疏散转移。

  各组组长负责组织好各组的群众,配合领导做好群众的疏散工作。

  3、防洪防汛抢险队:

  队长:____(村民委副主任)

  副队长:____(村计生专干)

  队员:支村两委其他成员、各村民小组长

  抢险队长在防汛抢险时,负责抢险的具体工作。

  三、防汛物资

  我村的防汛物资有:铁锹、编织袋、沙袋、手电筒、雨衣雨鞋等。

  四、应急处置

  1、灾前

  (1)村应急协调小组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入应急工作状态。按照村应急管理责任分工,各小组长负责各组、各户排除安全隐患。

  (2)村后勤保障小分队负责对抢险物资、工具、用品(如雨具、手电、绳索、铁线、铁锹、食品、药品等)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备足和性能良好;对生活物资进行购置和清点,确保村民吃、穿、住、医等必要生活条件得到保障。

  (3)村抢险救灾小分队负责检查、疏通沟渠、地漏等排水设施,检查、消防各类建筑物、场所安全隐患,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对灾害可能威胁村民生活的,必须组织转移安置。

  (4)村领导组成员负责公布并畅通紧急联系电话,随时关注气象站有关预报信息,及时向村民通报情况。

  (5)村防洪防汛抢险队进行警戒巡逻,维护村生活秩序。

  2、灾中

  村防洪防汛抢险队在保证安全情况下进行巡查,随时救援危险境地人员。

  3、灾后

  (1)村各小组立即检查、核实受灾情况,统计、汇总相关信息,及时上报村应急协调小组组长。

  (2)村应急协调小组按损失大小、困难程度、救助情况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如实向镇政府应急办报告灾情。

  (3)村医疗服务小分队负责对伤亡人员进行初步抢救和处置,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4)村后勤保障小分队负责组织救灾款物,随时发放救灾物资,确保及时到位。

  (5)村巡逻小分队负责设置警戒区域,加强巡逻执勤,维护现场秩序。

  (6)村抢险救灾小分队负责对受损建筑物和相关设施进行紧急抢修。

  四、后期处置

  接到上级、防汛应急结束信息后,村应急行动响应结束。村应急协调小组及时组织村民和有关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对村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打扫;对受灾地域进行消毒防疫;组织疏散村民安全返回;对临时设施、电源和排水系统进行检查,排除存在的险情或隐患;逐户上门进行受灾情况登记,统计汇总,经村书记签发后上报乡政府。

村防汛应急预案 篇6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直罗镇镇区以西2公里处309国道沿线,青兰高速穿境而过。全村共有89户379人,其中外出务工经商的20多人;有贺家坪和闫家村两个自然村。村两委成员有6人在家,村有党员14人。全村有危房户4户,均为土木结构且年久失修,经常受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

  经调查,目前全村有遇灾危险房屋23间,危房人员10人,其中常住人员10人。

  二、遵循原则

  (一)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各种防台职责,最大限度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二)以防为主。有效预防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无法防止或已经发生的,尽可能避免其造成恶劣影响和灾难性后果。

  (三)反应迅速。落实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村支部书记总负责的工作机制,在接到镇防汛信息后要及时全面启动本村防汛预案。

  (四)公众参与。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群防、群控、群救为核心,事发前广泛开展村内有潜在危害的分析、预防和报警等工作;事发时准确发布预警、处置遭受自然灾害的相关工作;事发后组织可动用的力量开展重建、善后工作。

  三、防汛方案

  本村防汛工作办公室设在村办公室,防汛办公室主任由村支部书记石华勤担任,副主任由村主任李远宝担任,成员:王改成、杨玉保、李亚林、李宏、何永文。

  (一)村防办工作职责:

  1、接收上级防汛信息及时传达发布,并在村务公开栏上张贴公告;

  2、加强宣传动员,在汛期做好防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因地制宜及时妥善地转移危房、地质隐患等不安全因素涉及的所有人员;

  4、及时向镇防办报告本村防汛工作和村内受灾情况;

  5、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工作。

  (二)村防汛办工作分工:

  1、在汛期接到上级暴雨预警信息后,村防办迅速到位,由支部书记石华勤带领支部成员到贺家坪散发暴雨信息,并安排人员转移(具体见附表);由村主任李远宝带领村委会成员到闫家村散发暴雨信息,并安排人员转移(具体见附表)。人员安置后,做好安置人员后勤保障工作和卫生防疫工作。

  2、在册人员转移安置后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制度,直到暴雨警报解除。如遇紧急情况,村内难以继续安置落实的,应及时与镇防汛指挥部取得联系,尽责尽力实施转移安置工作。

  3、各小组要求做到隔时段巡逻制度,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帮助村内减少一切损失。

  四、应急抢救

  成立村应急抢救领导小组:组长由石华勤担任,副组长由李远宝担任,成员:王改成、杨玉保、李亚林、李宏、何永文。

  具体分工:

  1、紧急抢救组:负责人:石华勤、杨玉保,遇险后迅速组织5名以上在家党员赶到事故现场,在上级救护人员没有来到以前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尽力实施救助工作。

  2、遇警疏散组:负责人:李远宝、王改成,遇险后迅速组织5名以上在家村民代表,逐户安全疏散遇险周边群众。要求细致耐心做好劝解工作,极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后勤保障组:负责人:李亚林、李宏,遇险后负责食物供给和安置好灾民,并落实车辆调度与上级的联系。另外,积极发挥群众力量在第一时间来提供紧急抢救组所需的物资及工具等设备。

村防汛应急预案 篇7

  为认真贯彻执行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关于做好防汛防旱抗台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实现“不死人、少伤人、低损失”和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目标,切实抓好街道防汛防旱抗台工作,确保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到充分准备,主动防御,安全度汛;立足于防大汛、抗强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根据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街道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本街道地处平原水乡,地域面积16.23平方公里,辖30个社区(居),总人口16.8万人。内有瓜渚湖、新开河、直塘江、鸡笼江、运河等河流、湖泊,无水库。年平均气温17.5℃,年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5.7℃,年最大降水量1358mm,总雨日137天。

  二、网络队伍及主要职责

  根据县防汛防旱抗台预案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建立防汛防旱抗台险情监视组、抢险突击组、后勤保障组、道路清查组、护社区(居)组和企业保护组。

  (一)险情监视组

  险情监视组由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柯桥水利站人员和各社区(居)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居)委主任组成。

  主要负责对险情进行监视,并把监视信息及时反馈给指挥部。

  (二)抢险突击组

  抢险突击组由街道机关干部、基层民兵(预备役)、青年突击队等组成,指挥:

  主要负责抢险突击组及基层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召集,抢险工具、设施到位并及时奔赴抢险现场进行抢险工作。

  (三)后勤保障组

  后勤保障组由党政办公室人员组成:指挥:

  主要负责做好车辆安排调度和抢险必备品、抢险物资、工具和生活保障等工作。

  (四)道路清查组

  道路清查组由街道城建办公室及柯桥交警中队人员组成主要根据街道防汛防旱抗台指挥部命令,负责对街道区域内的广告牌等危险建筑物进行加固或及时处理,清理检查主要道路的畅通,排除被风刮倒的树木、作物和遗弃的车辆、物品等,保障抢险车辆畅通行驶和群众顺利撤离。

  (五)护社区(居)组

  护社区(居)组由各社区(居)两委会成员、社区(居)小组长、党员及居民代表组成,各社区(居)书记为指挥长。

  主要负责坚守各社区(居)的联络电话,保持通讯畅通,指挥命令及时传达;检查各社区(居)内的在建房屋、危房、船屋安全保障及被洪水、台风破坏的情况;对区域内规模以下企业落实安全保护措施;预防群众撤离后的盗窃行为发生;组织群众安全撤离。

  (六)企业保护组

  企业保护组由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对街道区域内规模以上企业及街管企业分别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组织人员对遇水遇台后的易燃(爆)物品及有害物质进行安全转移。

  三、组织实施

  (一)人员上岗

  1、接县防汛防旱指挥部通知,街道防汛防旱抗台指挥部成员上岗并召开会议,部署防汛防旱抗台工作。

  2、防汛防旱抗台突击组、险情监视组人员到街道指挥部指定地点集合待命。

  3、后勤保障组:联络车辆、准备抢险物资。车辆及驾驶员待命。

  4、道路清查组:清理区域公路的一切障碍物(包括被风刮倒的树木、故障车辆等)。

  5、企业保护组:及时向各企业发出通知,检查督促有关企业的防台工作。

  (二)险情警报和抢险工作

  1、接县防汛防旱指挥部防汛、防台抢险警报后,街道指挥部组织人员通知各社区(居)做好防汛防旱抗台准备工作。

  2、接县防汛防旱指挥部防汛、防台抢险警报后,街道指挥部指定抢险突击组到位,做好抢险准备,车辆及防汛、防台抢险物资到位,并通知各社区(居)及企事业单位做好防汛防旱抗台工作。

  3、接县防汛防旱指挥部防汛、防台抢险紧急命令后,街道指挥部组织抢险突击组进入抢险地段进行抢险工作。

  4、接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布群众转移命令后,街道指挥部组织群众进行转移,信号为各社区(居)锣鼓声,并做好撤离群众的疏导安全工作。

  5、避灾场所为柯桥初中、各社区(居)办公楼、街道会议室及相应的安全厂区和宾馆,由街道指挥部统一调度。

村防汛应急预案 篇8

  随着雨季的到来,根据浏阳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非煤矿山企业当期安全工作的通知,防洪防汛工作迫在眉睫。我矿为了安全度汛,制定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成立了防洪防汛领导小组,并配备了充足的物资、设备和其他防洪防汛用品,确保矿山安全顺利度过汛期。其应急预案如下:

  一、应急原则:

  我矿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的原则,发扬团结抗洪的精神,在矿山防洪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积极配合,团结一致,确保矿山安全度汛。

  二、工作计划:

  制定防洪防汛安全管理制度,并做到各成员都有防洪意识,并将制度落实到各班组、人员。及时进行安全度汛教育和防洪防汛安全责任教育。经常检查防洪防汛物资准备情况、防洪设备运行情况,确保洪水来临时的应急。加强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确保人员、物资、设备及现场工作一切安全。

  三、成立防洪防汛前线指挥部,明确职责: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总指挥:对全矿范围内防洪防汛负总责,统一指挥防洪防汛工作。

  副总指挥:负责执行抢先方案,调集抗洪人员和所需物资。及时准备好抢险器材,根据总指挥命令迅速运行到指定地点,并负责救灾人员的食宿和其他事宜。

  成员:执行总指挥的指令,负责防洪物资的供应和储备,设备的调派和运送及抢险工作的一切相关事宜。医疗组:由南岳村卫生院工作人员担任,负责治疗在抢险过程中受伤的人员。

  四、应急方案:

  (1)、建立以矿长为指挥的防洪防汛前线指挥部,分工负责,明确责任,确保责任到人,加强调度,做到一切行动有指挥,一切行动听指挥,汛期来临时,安排专人现场值班,并成立防洪防汛抢险队。

  (2)、做好物资供应计划,安排好防洪防汛物资的准备工作,在汛期来临时前,准备好足够的编织袋、沙、水泵、铁锹、雨衣等防洪物资。

  (3)、投入到抢险现场的装载机、发电机耀加强保养与维修,确保汛期来临时设备能正常运转,特殊时期能充分发挥设备的应急作用。

  (4)、地面受洪水威胁到的材料和设备,由矿总指挥统一安排,尽可能的搬运到高处的安全地带。

  (5)、总指挥要根据水位变化,组织防洪队员尽可能的疏通排洪渠道,把本矿山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6)、保管组由谢喜元负责,要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和指示,发放抗洪抗洪抢险工作所需的工具、材料和物资,保证抗洪抢险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7)、医疗组由南岳村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担任。医护人员在抢险期间,要亲临现场为抢险过程中受伤的人员进行及时治疗,对于受伤较重的伤员,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8)、汽车组由谢海波负责,抢险期间要备有足够的汽车接送受伤人员和医护人员。

  (9)、通讯组由熊善保负责,事故发生后负责召集抗洪抢险人员和联系上级有关单位,并及时向总指挥报告上级有关精神和指示。

  (10)、如果事故太大,本单位无法处理的情况下,应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请求救援。说明:本应急预案只有在发生洪灾事故后方可启动实施。

  五、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数量和存放地点:

村防汛应急预案 篇9

  一、编制目的

  本预案为镇政府对于区域范围内,依循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状况和考虑社会因素条件下,针对渡汛期间可能发生汛情带来的洪涝灾害威胁而预先制定的相应防御方案,作为有条不紊地、有组织、有计划、有决策、有措施地进行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基本运作程序和组织原则,是镇政府防汛部门、单位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汛调度的依据。本预案将根据洪水灾害预警级别分别响应,将具体的抢险救灾行动纳入全镇救援联动机制。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主要的编制依据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六)《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七)《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工作的若干规定》;

  (八)《广东省防洪应急预案》;

  (九)《东莞市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范围内洪涝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江河洪水、渍涝灾害的防御以及由洪水、地震、人为故意破坏或其他活动引发的极可能导致水库垮坝、堤防决口等重大险情应急处置。

  四、应急预案工作原则

  (一)在市“三防”指挥部和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洪抢险的现代化水平,千方百计确保防洪安全,千方百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千方百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防汛工作实行镇委书记任防汛总指挥,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级分部门负责。

  (三)防汛工作以防洪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和防抗结合的原则。

  (四)防汛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全面部署,保证重点,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五)坚持依法防汛,实行公众参与、专群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

  (六)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作出规划,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地逐年实施加固、改造,确保防洪工程安全。

  五、清溪镇概况

  (一)自然地理

  我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南部,是东莞、惠州、深圳三市的交汇点,东邻深圳及惠州,距深圳为38km,距惠州市为50km,南接凤岗镇,西连塘厦镇,北毗樟木头镇。镇中心地理坐标为东京1141709′30",北纬221701′25"。我镇区地形为河谷盆地,三面环山,一侧靠水,山清水秀,水系较发达,境内多高山峻岭,植被茂盛,境内最高峰为银屏咀峰,海拔高程898m,最低为清溪河出口石马河右滩地,平均高程16.0m。平原占全镇总面积15%,面积为20.99 km2;水域占2.5%,面积为3.50km2,丘陵山区占82.5%,面积为115.41km2。我镇行政范围面积143km2,其中土地面109.90km2,国营林场33.1km2,共有21个村(居)委会,106个自然村。

  (二)气象与降雨

  清溪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1996—2020__年平均雨量为1802mm,最大年降雨量2793.6mm,最小年降雨量1260.8mm。1956—20__年茅輋水库降雨统计分析,多年平均降雨大于300mm的月份有3个月,为6—8月;大于200mm的有5个月,最大多年平均降雨约为6月,降雨量为325.6mm,最大日降雨量为264.7mm,1956—20__年共25年最大日降雨资料统计,降雨量大于200mm以上的年份有5年。从日最大降雨量和月平均降雨量分析可以看出,该区日降雨强度不大,但多年月平均降雨量大。

  清溪镇地处亚热带沿海山区,雨量充沛,流域的暴雨既有锋面雨,也有台风雨,且多集中在每年4—9月份,锋面雨主要出现在4—6月,降水范围大、历时长、强度小。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雨活跃,降水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台风雨一般出现在7—9月份。一次暴雨持续时间多在三日之内,以一日为主。最大一日降雨量367.8mm,风向多为南西、南东向,平均风力8级,阵风最大10级。据东莞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23.1℃,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0.5℃。多年平均湿度87.5%。

  (三)主要河流水系

  清溪镇位于石马河右岸,其所有水系均汇于石马河,主要水系为石马河、铁矢岭河、清溪河、厦坭河、二坑水,铁矢岭河与清溪河于清溪镇交汇,境内的铁矢岭河上游有中型茅輋水库控制,厦坭河上游有中型契爷石水库控制,清溪河上游小(一)型清溪湖水库已经于20__年3月建成。

  石马河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区的大脑壳山,全流域集雨面积1249km2,河流长88km,在东莞市的面积673km2,长度为64km。河床总落差约70m,比降较大,全河平均为0.51‰,旗岭以上为0.78‰。在东莞市境内的各支流已建成茅輋、虾公岩、契爷石等3座中型水库和小(1)型水库15座,小(2)型水库18座,共控制集雨面积115.31km2,总库容4521万立方米。石马河清溪以上集雨面积675km2,其中清溪镇集雨面积138.08km2,清溪石马河河道长6.93km,平均宽80m,河道比降0.7‰。

  清溪河发源于清溪林场的长山顶,流域总面积61.58km2,河道全长20.58km,最大支流为铁矢岭河,清溪河和铁矢岭河下游穿越清溪镇区,交汇后于聚富新村处汇入石马河。清溪河主要支流杨梅坑河道建成的清溪湖水库,坝址以上河长5.30km,河流加权比降55.8‰,坝下河道至铁矢岭汇合口长河道平均宽30m,铁矢岭河汇合口以上水质优良。茅輋水库坝址以下的铁矢岭河至干流汇入口河长5.54km,河道平均比降3.5‰,有污水排入,该河为半山区河流,河道弯曲,铁矢岭河河道平均宽25—40m,清溪湖水库以上集雨面积14.01km2,茅輋水库以上集雨面积19.30km2。

  厦坭河源于清溪镇与惠州市交界的亚公山,经清溪镇九乡村,进入契爷石水库,厦坭河上游连接契爷石水库溢洪道,下游连接青湖科技产业园排洪渠,上游建有契爷石水库,于塘厦石岭口穿东深供水渠,汇石马河,流域总面积45.36km2,河长18.90km,干流平均坡降6.9‰。契爷石水库以上集雨面积为17.6km2,水库以上河流长5.6km,干流平均坡降11‰,水库以下河流长13.61km, 河道平均宽20m,平均坡降为7.3‰。该河为塘厦和清溪二镇共有,上游清溪段契爷石水库以下长5.31km。

  二坑水为大坑水库和三坑水库排洪道汇合后的人工渠道,以三坑水为主,上游建有三坑水库,大坑水为较大支流,上游建有大坑水库,集雨面积16.03km2,河道长9.4km,该河流经清溪镇区后于清溪客运站处入石马河,三坑水库以下河道比降3.8‰,河平均宽8.0m。

  (四)区域地质

  清溪镇内地形山势雄伟,多高山峻岭,三面多座山峰环绕,植被茂盛,岩石裸露头很少。本区位于粤东北高要-惠来断裂带的紫金-惠阳凹陷断裂带中,东西向高要-惠来断裂带横贯本区,具有较为复杂的构造背景,构造行迹主要有褶皱和断裂。区内水系较发育,以山涧河流为主,侵蚀作用强烈,区间河流一般为雨源型河流,径流量多少随雨量而变化。本区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镇区为冲积坡残积缓坡阶地,且为受侵蚀切割的地形。本区地层较发育,分布范围颇广,地层区划属华南地层区东江分区,主要为侏罗纪,泥盆纪和第四纪地层等,根据岩性和岩石组合特征的差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地层-陆丰组(QL)

  主要是陆丰组的灰白、灰黄色砂卵砾石及粘性土,厚度一般为0~3.4m,为河流冲积相沉积,构成河流一级阶地,其河流二元结构。局部河流分布有灰~灰黑色粘性土、泥炭土及腐殖质和粉细砂等。该组与下伏西南镇组呈整合接触,不整合于基岩之上。

  2、侏罗纪地层

  A南山村组粗面质(含角砾)塑性岩屑熔结凝灰岩或熔结凝灰岩夹少量凝灰质泥岩。该组角度不整合于中-晚侏罗式地层之上,为白垩世花岗岩所侵力。

  B塘厦组,灰色-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砂岩,粉砂质泥岩面层,长石石英砂岩等。该段发育水平层理,水平纹理,透镜状层理,属浅湖相沉积。

  3、泥盆纪地层

  A大赛坝组、灰色细粒长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该组水平层理发育,砂岩以石英砂岩为主,属滨浅海沉积。

  B帽子峰组石角嘴段,灰色细砾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少量硅质岩。帽子峰组沉积环境为湖坪相,为水平层理,韵律层理,压扁层理沉积构造。

  4、晚白恶世地层

  为细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另外,部分地区还分布有花岗岩脉、花岗斑岩脉、花岗闪长岩脉和闪长岩脉。

  根据《中国地震区划图》,清溪镇地震基本烈度为Ⅵ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05g。

  (五)社会经济概况

  我镇共有21个管理区,106个自然村,13个工业区,总面积106.8km2,20__年全镇常住户籍人口3.33万人,外来人口38.40万人,总人口41.73万人,共有21个村(居)委会。

  生态环境优美,城镇配套设施完善。先后被定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并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外资企业出口创汇十强乡镇”和“国家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六、防洪排涝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历史洪涝灾害

  我镇洪水出现时间与暴雨出现时间相一致,大多发生在4—9月份。坝址以上流域内河床坡降较陡,汇流时间短,洪水陡涨陡落,洪水历时大多在1—2天以内。

  我镇为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经常受洪涝威胁,坡水汇流时间短,洪水陡涨陡落,洪水历短。镇内多处低洼地和渠道排水不畅,一般暴雨就成灾,工厂和民房遭水侵,造成严重损失,每年都有5~6次。

  (二)防洪除涝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1、防洪除涝体系

  我镇防洪排涝体系基本建立,建成了一批较强防洪能力的骨干工程,上游由茅輋、契爷石和清溪湖、大坑、三坑等15座水库调控,镇境内由石马河、清溪河、厦坭河、二坑水等28条主要河道渠道排洪涝水,镇区内还有较完善的雨水管网,河流水系完全利用地形优势自排,基本免除洪患威胁。

  2、防洪除涝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有15座水库基本可以发挥防洪作用,5座水库不达标,部分河涌过流能力不够,造成局部洼地排水不畅易涝;水库溢洪渠过流能力不足;个别河道、渠道建筑物阻水,部分河道、渠道淤积,造成防洪除涝体系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大暴雨时造成洪涝灾害。当石马河发生洪水时,汇入河流河涌排水受影响,石马河沿岸低洼地受淹。总之,防洪排涝体系尚不科学合理。

  3、防洪排涝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1)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①水库工程

  现有15座水库,2座中型,3座小(一)型,10座小型。

  A、茅輋水库

  茅輋水库位于我镇东南5.3km的铁场村,集雨面积19.3km2(上游含土船坑和石船坑水库两座共占5.64km2),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防洪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20__年一遇洪水校核。汛限水位66.40m,设计水位66.90m,正常库容821万立方米,设计库容1041万立方米,校核水位69.77m,校核总库容1160万立方米。

  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工业、农业、生活供水量逐年增加,20__年供水量达1053万立方米。水库防洪效益更大,保护下游20多万人、0.16万亩土地及镇区企业、学校、经济开发区等。

  茅輋水库现主坝长288m,坝顶高程71.20m,坝顶宽8.0m,外坡设二级,平台宽7.0m,高程65.70m,迎水坡度1:2.5,背水坡度1:3。副坝长34m,坝顶高程70.72m;为碾压式均质土坝,主坝坝基于20__年采取了灌浆处理,已不存在渗漏。

  溢洪道位于主坝右侧属引渠式,采用有闸宽顶堰式,堰顶高程65.70m,采用QPQ2?5T双吊点式卷扬机独立启闭闸门,分为3孔,每孔净宽6.20m,高1.2m,总净宽18.60m,设计流量255.立方米/s。

  水库现有输水涵管一处,设在主坝左侧,低涵底高程55.60m,内径1.20m,最大流量10立方米/s,管长146.0m。

  水库存在问题:A水库副坝高度不足;B溢洪道下游河道断面过水能力不够,下游段渠道老化。

  B、契爷石水库

  契爷石水库位于东莞市清溪镇九乡村,是一座中型水库,于1960年2月竣工,水库集雨面积17.6km2,该水库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坝址以上干流河长为5.55km,平均坡降为1.1‰。现状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__年一遇洪水校核。汛限水位42.64m,设计水位43.50m,正常库容913万立方米,设计库容1040万立方米;校核水位44.31m,校核库容1158万立方米。

  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工业、农业、生活供水量逐年增加,现已成为我镇主要水源地。水库保护下游10多万人及数十座工厂,还保护青湖工业园大批“三来一补”企业、学校、经济开发区等。

  水库工程由一座主坝、三座副坝、一座溢洪道、一条涵管和一座水电站组成。

  水库主、副坝坝顶高程为46.0m,主坝设防浪墙,防浪墙顶高程为46.5m。现主坝总长260m,坝面宽8.00m,迎水坡坡比为1:3,背水坡坡比由上而下分别为1:2.5、1:2.75,反滤体为棱体排水。副坝共三条,坝顶高程均为46.00m,迎水坡及背水坡坡比均为1:2.5,采用网格草皮护坡。第一副坝长80m、最大坝高8.0m,第二副坝长250m、最大坝高7.0m,第三副坝长330m、最大坝高6.0m,主、副坝均采用碾压式均质土坝型式。

  溢洪道位于库区大坝右侧300m处,溢流堰采用宽顶堰型式3孔闸门,每闸孔净宽9.4m,总净宽27.6m,采用螺杆式启闭设备。溢洪道底为在原浆砌石基础面上铺盖30cm厚砼底板,边墙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溢洪道陡坡段总长60.6m,坡比1:6,于20__年加固。

  输水涵管为内径1.0m钢筋砼管,从1979年建成至今运行良好。

  存在问题:水库放水涵管开关室地面过低,容易造成受淹影响水位观测和闸门起吊。

  C、清溪湖水库

  清溪湖水库位于东江流域石马河一级支流清溪水的杨梅坑河,坝址位于我镇区北部杨梅坑,距镇中心约3 km。集雨面积14.01km2,水库总库容936 万立方米,属于小(一)型水库。水库按5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正常水位81.00m,正常库容857.00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81.19m,设计库容870.3 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81.93m,校核库容936万立方米。由于该水库位于我镇中心上游,加之水库主坝长度达1000米,最大坝高达29.3 m,虽下游有清溪河排洪,但其对我镇的防洪重要性非同小可,必须高度重视。水库枢纽由一座均质土坝、溢洪道、排水涵管组成。

  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一座,主坝长1000 m,最大坝高29.3m,坝面宽15m,坝顶高程83.3m,设防浪墙,属均质土坝。水库溢洪道位于与主坝的左肩。溢流堰采用宽顶堰型式,分3孔,每闸孔净宽8m,溢流净宽24 m。采用钢筋砼直拉闸门控制。水库设计洪水最大下泄流量为217 立方米/s,校核洪水最大下泄流量297 立方米/s。

  清溪湖水库为新建成水库,由于未全面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目前水库管理机构尚未成立,水库建设指挥部负责防汛工作。

  D、三坑水库

  三坑水库位于我镇上元村委会以北,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集雨面积5.3km2。水库按10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正常水位87.61m,正常库容351.24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88.16m,设计库容370 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88.47m,校核库容380万立方米。由于该水库距离清溪镇中心区近,加之水库地势高企,故三坑水库的安全对我镇中心区,尤其对镇政府、公安分局和医院构成直接的威胁。水库枢纽由一座均质土坝、有闸控制溢洪道、一条涵管组成。

  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一座,主坝最大坝高34.0m,属均质土坝,水库溢洪道位于与主坝的左肩连接的山体左侧,坝面长度150.0m,坝面宽7.5m(不含防浪墙宽0.5m),坝顶高程92.21m,设防浪墙顶高程92.71m。

  溢流堰采用宽顶堰型式3孔闸门,每闸孔净宽4.2m,总净宽12.6m,采用钢筋砼直拉闸门控制。水库正常水位87.61m,相应下泄流量37.74 立方米/s,设计洪水位88.16m,相应下泄流量60.09立方米/s,校核洪水位88.47m,相应下泄流量73.36 立方米/s,汛期允许最高水位87.41m。

  三坑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溢洪道距离管理室太远,路途不够方便,不利泄洪控制。

  b、溢洪道采用挑流消能,对左岸山体产生冲刷,影响山体的稳定性,必须加以加固处理。

  E、大坑水库

  大坑水库位于我镇松岗村委会以北,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集雨面积3.15km2,属于小(一)型水库。水库按50年一遇标准洪水设计,设计洪水位48.53m,5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校核洪水位49.05m。水库总库容13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89.35万 立方米? , 受益镇区主要为清溪镇,捍卫下游面积1500亩,人口3.0多万人及清樟公路,清凤公路,对莞深公路,广深铁路均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水库距离我镇中心区近,洪水对镇中心区构成直接的威胁。

  水库枢纽工程有均质土坝一座,坝面长度350m,坝顶宽7.5m(不含防浪墙宽0.5m),坝顶高程51.15m,防浪墙墙顶高程51.65m。主坝最大坝高18m,为属均质土坝,迎背水坡为1:3。设副坝一座,长度为150m,最大坝高7m,坝顶高程51.15m。

  水库溢洪道位于主坝的右肩,净宽6m,无闸门控制,堰底高程为47.15m,最大下泄流量51.70立方米/s。

  现建有一条钢筋混凝土输水涵管,涵管内径1.0m,洞底高程37.15m,最大泄量6立方米/s,涵头改造于20__年进行重建。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副坝筑坝土质较差,防渗性能低,迎水坡为浆砌石护坡,防渗性能不足,目前已计划进行砼护坡加固处理。

  ②10座小(二)型水库

  A、河坑水库

  河坑水库位于我镇青皇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1.3km2,总库容6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51.24万立方米,水库现有主坝一座,副坝一座,溢洪道一座,放水涵管一座,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2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2万多人口,捍卫青湖工业区数十家企业。

  主坝:主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150m,最大坝高13m,坝面宽3.5m,坝顶高程81.28m,迎水坡为1:2.5干砌石护坡,勾缝,背水坡坡比1:2.5,护坡草皮质量较差。副坝:总长度13m,最大坝高8m,坝顶高程81.282m,砼迎水坡护坡。

  溢洪道:溢洪道净宽7.0m,进水口高程为78.94m,最大排洪流量为39.10立方米/s。

  放水涵管:涵管为钢筋砼压力管,内半径0.5m,外半径0.7m。进水口高程69.75m。斜拉式开关。最大泄洪流量5.6 立方米/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复核基本达标,但没有安全鉴定。

  B、冷水坑水库

  冷水坑水库位于我镇罗马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4.1km2,总库容3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1.5万立方米。水库始建于1983年9月,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2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20__多人口,水库失事直接对罗马村构成重大影响。

  主坝:主坝为浆砌石拱坝,总坝长35.0m,最大坝高21.1m,坝面宽1.6m,坝顶高程142.62m。坝中间位置设实用型溢流堰,堰顶高程139.32m,净宽8m,最大泄流量为56.7立方米/s。放水涵管为钢管,内半径0.8m,进水口高程126.5m,最大泄洪流量4.50立方米/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复核基本达标,但没有安全鉴定。

  C、正坑水库

  正坑水库位于我镇九乡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0.8km2,总库容4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31.15万立方米。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1万多人口,水库失事对我镇九乡村构成直接影响。

  水库有主坝一座,溢洪道一座,放水涵管一座。

  主坝:主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230m,最大坝高15.5m。坝面宽8m,坝顶高程81.256m,前后坝坡均为1:2.5,迎水坡为砼护坡,背水坡铺中国台湾草皮。

  放水涵管:涵管为钢筋砼压力管,内半径0.5m,塔式开关室,螺杆式起吊设备。最大泄水流量为5.8立方米/s。

  溢洪道设于坝的左肩,净宽5m,陡坡段为1:4,浆砌石边墙,砼护底,消力池总长11.0m,深1.2m,最大排洪流量为80 立方米/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复核基本达标,但没有安全鉴定。

  D、土船坑水库

  土船坑水库位于我镇铁场村,集雨面积1.89km2,总库容2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3万立方米。水库现有主坝一座,溢洪道两座,放水涵管一座。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2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4000多人口。

  主坝:主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200m,最大坝高23m。坝顶宽7.5m,坝顶高程116.76m,迎水坡为1:2.5干砌石护坡,未勾缝。背水坡坡比1:2.5,中间设二级平台,护坡草皮质量较差。

  溢洪道:原溢洪道净宽4m,设在坝左肩。20__年加建第二条溢洪道,净宽8m,进水口堰底高程均为113.62m,两座溢洪道最大排泄流量可达141.02立方米/s。

  放水涵管:涵管为钢筋砼压力管,内半径0.4m,进水口高程98.32m,斜拉式开关,最大泄洪流量2.4立方米/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复核基本达标,但没有安全鉴定。

  E、龙眼坑水库

  龙眼坑水库位于我镇铁场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1.6km2,总库容15万立方米(非实测数据,为估计数据)。设计洪水标准10年一遇,校核1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1万多人口。水库失事对我镇铁松村构成直接影响。水库有主坝一座,放水涵管一座。

  主坝:大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60m,最大坝高12m,坝顶宽4m,坝顶高程80.66m,前后坝坡均为1:2.5,迎水坡为浆砌石护坡,背水坡一般草皮。

  放水涵管:涵管为钢筋预制砼管,内半径0.3m,斜拉式开关设备,最大泄水流量为2.5立方米/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但没有达标,也没有安全鉴定。根据最新测算,该水库实际库容不足10万 立方米,计划降低为山塘。

  F、罗坑水库

  罗坑水库位于我镇三中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1.5km2,总库容6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44万立方米。水库现有主坝一座,溢洪道一座,放水涵管一座。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2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1万多人口。

  主坝:主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160m,最大坝高13m。坝顶宽3.5m,坝顶高程54.07m。迎水坡为1:2.5干砌石护坡,勾缝。背水坡坡比1:2.5,护坡草皮质量较差。

  溢洪道:原溢洪道净宽5.2m,设在坝左肩,进水口高程为51.0m,最大排洪流量为17立方米/s。

  放水涵管:涵管为钢筋砼压力管,内半径0.5m,进水口高程43.3m,最大泄洪流量5.9立方米/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但没有达标。

  G、龙潭水库

  龙潭水库位于我镇罗马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1.6km2,总库容14.6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1.08万立方米。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200年一遇。水库水主要用于生活用水供给,水库捍卫下游20__多人口。

  主坝:主坝为浆砌石拱坝,总坝长40.0m,最大坝高12m,坝顶宽1.6m,坝顶高程139.50m。坝中间位置设实用型溢流堰,堰顶高程136.00m,净宽8m,分两孔。放水涵管为钢管,内半径0.8m,进水口高程129.50m,最大泄洪流量3.2 立方米/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现已达标。

  H、黄泥坑水库

  黄泥坑水库位于我镇重河村,集雨面积0.3km2,总库容12万立方米,正常库容9.5万立方米。设计洪水标准10年一遇,校核1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1000多人口,200多亩农作物。水库有主坝一座,溢洪道一座,放水涵管一座。

  水库主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40m,最大坝高12m,坝顶宽4m,坝顶高程79.65m。前后坝坡均为1:2.5,迎水坡为干砌石护坡。背水坡草皮质量较差,设反滤排水棱体。

  放水涵管为预制钢筋砼管,内半径0.4m,最大泄水流量为1.5立方米/s。

  溢洪道净宽3m,浆砌石边墙及护底,最大排洪流量为12立方米/s。

  目前该水库上有清溪湖水库,下有三坑水库,水库库容小,蓄水有限,原来用以灌溉蓄水的功能大大削弱,加之其地处偏远,交通困难,管理不便,正计划报废处理。

  I、楼仔水库

  楼仔水库位于我镇长山头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0.3km2,总库容25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6.82万立方米。现水库有主坝一座,放水涵管一座,溢洪道一座。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捍卫下游20__多人口和200多亩菜地。在水库下游1公里处有清樟公路。

  主坝:主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70m,最大坝高12m。前后坝坡均采用1:2.5。坝面宽为8m。背水坡坝脚设反滤棱体。

  涵管:涵管为钢筋砼压力管,内半径1m,斜拉式开关,最大泄流量为5.5 立方米/s。

  溢洪道:溢洪道为开敞式,净宽3m,堰底高程为35.86m,最大泄洪流量17.8 立方米/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复核基本达标,但没有安全鉴定。

  J、石船坑水库

  石船坑水库库位于我镇铁场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4.3 km2,总库容3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1万立方米。设计洪


村防汛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公司企业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2023年台风天气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开展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模板(10篇)

学校安全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学校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2023通用暴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最新开展防汛应急预案演练

雨季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施工队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模板(10篇)

防汛应急预案及工作措施7篇

村防汛应急预案

村防汛应急预案十篇村防汛应急预案篇1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今年我村防汛工作的各项措施,提高抗洪抢险的应变能力,确保辖区安全度汛,根据上级防汛工作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环保局实习总结15篇
    环保局实习总结15篇

    环保局实习总结【15篇】实习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环境保护项目,可以研究到更多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包括环境监测、环...

  •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总结15篇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总结15篇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总结【15篇】通过实习,可以将在学校学到的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加深对设计理论的理解和掌...

  • 急诊科实习总结15篇
    急诊科实习总结15篇

    急诊科实习总结(15篇)熟练掌握各项急诊操作技能,以及各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急救操作,不断培养耐心、细心和爱心,还提升了自...

  • 急诊实习总结15篇
    急诊实习总结15篇

    急诊实习总结【15篇】急诊实习是在护理专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中实际操作,从而提升其专业素养,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