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导游词>浙江导游词

绍兴周恩来故居导游词

更新时间:

绍兴周恩来故居导游词(精选3篇)

绍兴周恩来故居导游词 篇1

  周恩来故居原名锡养堂,位于绍兴市区劳动路东端,建于明洪武年间。据方志记载,保佑桥周氏是明嘉靖年间迁居绍兴城内的。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周懋章妻王氏寿至百岁,浙江巡抚特给“百岁寿母之门”匾额一方志贺,故又称“百岁堂”。这里素为周恩来祖辈聚居之所,后来他祖父出任江苏,才迁居淮安。

  周恩来生前一直不准对其祖居进行维修和对外开放。当地政府为隆重纪念周恩来同志诞生100周年,于1998年完成了全面修复周恩来祖居。修复后作为周恩来纪念馆对外开放,其中包括塑有3米高汉白玉周恩来雕像的瞻仰大厅。

  周恩来与故乡陈列、周恩来遗物陈列等。此馆现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绍兴市学校德育基地。

绍兴周恩来故居导游词 篇2

  绍兴周恩来纪念馆座落在绍兴市区劳动路369号,是依托周恩来祖居、故居进行史实陈列。它是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江南典型的丝竹台门。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初名“锡养堂”,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因十一世周懋章之妻王氏寿至百岁,浙江巡抚授“百岁寿母之门”,故俗称“百岁堂”,是周恩来祖辈世居之地。(周恩来祖父去江苏淮安任职,家眷随迁淮安定居)。

  百岁堂是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砖瓦平房,坐北朝南,阔三间,深三进。第一进门斗为漆黑竹丝大门,东西粉墙各嵌有砖雕花窗,外观古朴庄严。入内每两进间各有明堂相隔,显得宽敞明亮。前明堂两侧有小廓对拱,中明堂两侧有厢房对望,使全部建筑平添清幽典雅的氛围。

  第二进为厅堂,高大轩敝,前后各有花格子木窗。现辟为陈列厅,陈列周恩来1939年来绍兴开展抗日活动情形的图片和文物。 1939年3月下旬,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由重庆经皖南来浙江抗战前线视察军务。其间,曾戎装简从来故乡绍兴逗留数日。为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周恩来在绍兴龙山越王台、诸暨枫桥大庙等多处发表抗日救国演说,鼓励大家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他广泛接触各界人士,指出中国抗战的光明前途,并为他们亲自书赠许多条幅,给家乡人民以极大鼓舞。他还深入农村了解民情,专程凭吊大禹陵,以寄托对这位古代人民英雄大公无私精神的心仪与认同。在此期间,周恩来还续写了周氏宗谱,曰“恩来,字翔宇,五十房樵水公曾孙、云门公长孙、懋臣长子,出继簪臣为子。生于光绪戊戌年二月十三日卯时。妻邓颖超。”展现在游人面前的这份周氏家谱,正好打开在周恩来亲笔填写的这页上。

  中明堂的西厢房,是当年周恩来的下榻处。此处面积不到10平方米,陈设极简朴,唯一床、一桌、一椅而已。 由于年久失修,百岁堂建筑已有损毁。建国后,政府和人民出于对周的敬爱,曾多次计划修缮,均被周劝止。五十年代末小作维修后,周又提出将祖居老屋交给国家使用。八十年代,政论代表绍兴人民的意愿,对百岁堂进行全面整修,基本恢复原貌。由顾廷龙补书的“百岁寿母”匾额一方,高悬于仪门之上。大门门楣上方的门匾由陈云题写,曰“周恩来祖居”。 “大音稀声,大像无形”。一代伟人本无意在这里留下令万众瞩目的足迹。然而,人民的感激,人民的怀念是有形而无价的。百岁堂可以作证。

绍兴周恩来故居导游词 篇3

  镇淮楼畔浮云白,驸马巷前夕阳斜。驸马巷位于淮安区镇淮楼向西一里远,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婿曾住在这里而得名。周恩来故居位于驸马巷中部,局巷北侧,占地1987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2间,为青砖、灰瓦、木结构。故居为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每个宅园都是曲折的三进院。东宅院现为原状陈列,有周恩来的读书房、诞生地、主堂屋、嗣父母住房、乳母住房等房间,还有周恩来童年时用过的厨房、水井、菜地以及亲自栽种的榆树等。西宅院现有八婶母杨氏的住房,并开辟有“周恩来童年、家世、故乡图片展”、“周恩来故居书画苑”等展厅。

  故居大门上方的“周恩来同志故居”门匾,是由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题写的。进入故居正门,首先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1920xx年,刚刚五岁的周恩来就遵祖训入家塾馆读书。当时,嗣母陈氏请家塾老师邹先生给周恩来起个字。邹先生为乳名大鸾的周恩来起字 “翔宇”。

  从读书房向西跨过一个腰门便是周恩来父母住的面南的三间房屋,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东边的一间房屋里。屋里陈列着周恩来父亲的照片和母亲的画像。父亲周贻能,生于1874年,是一个小职员,曾在山阳县衙当过差,后来又在武汉等地教书。1920xx年在上海时,他曾帮助周恩来做过秘密通讯联络工作并掩护过周恩来。1942年7月,周贻能因病在重庆红岩村去世,终年68岁。母亲周万氏,1877年出生在清江浦(今淮安市区),是清河县(今淮安市区)知县万青选的第十二个女儿,小名冬儿,娘家人称十二姑。她性格开朗,爽直豪放,办事精明能干。传说,万氏在临盆之前,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有一只鸾凤般的神鸟飞入怀中,全家人都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孩子生下来,果然眉清目秀,气宇非凡。祖父周骏龙给孩子起了个乳名大鸾、谱名恩来。鸾鸟者,凤凰也。凤凰者,百鸟之王,管辖天下群鸡并百鸟也。见(现)则天下安宁。

  从诞生地再向西跨进一个院落便是周家的主堂屋,也是故居房屋中最高的建筑。周恩来的曾祖父周光勋、祖父周骏龙等曾住过此屋。祖父周骏龙做过师爷,并在桃园(今泗阳)、阜宁、安东(今涟水)和海州(今连云港)做过代理知县、知事、知州。他晚年任山阳知县,待到正式上任时,已重病缠身,不久就去世了。他一生清廉,没有给后代留下多少遗产。他的去世使主要靠其俸禄生活的周家在经济上陷入了困境。

  祖堂屋的对面是周恩来乳母蒋江氏的住房。周恩来的母亲万氏生下恩来后,不久便将其过继给周恩来的小婶母陈氏,陈氏无奶哺育,就雇请本城南门大街小鱼市口施家巷的二十多岁的蒋江氏给幼年的恩来做乳母。蒋江氏出生于淮安古城东门外的一个农民家庭,勤劳而善良,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恩来一直称她为“蒋妈妈”。

  乳母住房的门前有一口石井,周恩来常跟蒋妈妈一起从这口井里打水来饮用洗漱、浇瓜浇菜。井沿上的洞孔是当年系井绳用的,井沿边的沟痕是打水绳索长期磨擦留下的。至今,井水清澈透明,可正常饮用。周恩来对这口井的印象很深,1960年,他在接见淮安县委负责同志时,还特别提起这口井,他说:“我家的那口井还在吗?”并向在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淮安的地下水位很高,吊桶上只要系上庹把长的绳子,就能把水打上来”。

  在乳母住房的背面是周恩来嗣父母的住房。周恩来的小叔父周贻淦结婚不到一年,便得了肺病,日趋严重。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习俗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使周贻淦得到一点安慰,为了使他的妻子陈氏有所寄托,也为了“冲喜消灾”,周贻能夫妇便把刚出生六个月的恩来过继给周贻淦做儿子,但过继后不到两个月,周贻淦便去世了。幼年的恩来就由守寡的小婶母陈氏养育。陈氏,1878年出生在宝应县一个书香门第,擅长诗文书画,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丈夫去世以后,陈氏便把幼年的恩来作为自己的唯一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希望,是周恩来文化上的启蒙老师。

  故居院内有两株百年老榆树,高达20米。据传这两株榆树是周恩来童年时期亲手所植。

  1920xx年,生母万氏和嗣母陈氏相继去世,周恩来一年之中失去了两位妈妈,这年他才9岁。此后,周恩来就和八婶母杨氏生活在一起,八婶母杨氏是周恩来失去生母、嗣母后的实际监护人。

  1920xx年春天,在东北奉天(今沈阳市)做事的四伯父周贻赓请三伯父周贻谦接恩来去东北读书,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大鸾这只神鸟,真的要展翅翱翔于无限广阔的新天地了!

  周恩来从12岁离开故乡,到逝世时的66年中,一直没有回来过,但他生前曾多次接见淮安县委的负责同志,十分关心家乡的情况。周恩来曾为淮安县委题词:“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还为《淮安日报》题写了报头。他多次要求县委的负责同志把故居处理掉。1973年,周恩来又让国务院值班室主任吴庆彤同志给淮安县委打来电话,正式传达周恩来关于处理旧居的三条指示:1,不准让人去参观;2,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3,房子坏了不准维修。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同志逝世以后,淮安县委根据亿万人民的要求,着手整修周恩来故居,把故居按1920xx年周恩来离开淮安时的原貌进行修复。故居于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


绍兴周恩来故居导游词相关文章:

绍兴周恩来故居导游词

绍兴周恩来故居导游词(精选3篇)绍兴周恩来故居导游词篇1周恩来故居原名锡养堂,位于绍兴市区劳动路东端,建于明洪武年间。据方志记载,保佑桥周氏是明嘉靖年间迁居绍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湖南省各景点导游词大全
    湖南省各景点导游词大全

    湖南省各景点导游词大全【精选7篇】工作中写湖南省各景点导游词必不可少,快来写写看吧。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时常需要...

  • 2023年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完整版
    2023年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完整版

    2023年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完整版8篇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怎么写?看看吧。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通常需...

  • 广东各地方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广东各地方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广东各地方景点的导游词范文【优秀8篇】其实写广东各地方景点的导游词并不难,来看看吧。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时常需要...

  • 秦始皇兵马俑讲解导游词范文
    秦始皇兵马俑讲解导游词范文

    秦始皇兵马俑讲解导游词范文7篇是时候写秦始皇兵马俑讲解导游词了,快来看下吧。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