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作文大全>小学生>六年级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读后有感12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这,便是余秋雨的《问学》。 遇见这本书,是无心的;买下这本书,是有心的。一直以来,我深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却未见人细谈,恐怕是他们没这胆量吧。但是,余秋雨先生,却用最具个性的文笔精心淬炼华夏五千年文化。

  从“童年的歌声”到“文明的胎记”;从“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到“道可道,非常道”;从“寻找真实的孔子”到“君子的修身治国”;从…到…,这些,就是这本书中的内容。

  记得在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余秋雨)故意把中国文化史的早期部分大大加重,因为我认为它们是全部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我故意在某几个古人身边反复流连,因为我认为他们是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的魂魄所在,至今还活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我又故意在某些漫长的历史走廊里快步走过,因为我认为那里的故事只属于故事,出于古代宫廷史官和现代说书艺人的谋生需要,不必让很多人记忆……”就这样一段话,简洁明了的阐述了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说明了余秋雨先生对于中国文化话题的设计。 这本书的模式,可以说是最新的“散文式”,文中贯穿着人物的对话,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们阐述华夏五千年文化。

  就从北大学生的话中可知,现在的青少年对于本国文化理解的虽说不是很全面,但也抓住了重点。总之,中国文化也许会有一个说得过去的未来。 针对中国文化,余秋雨先生与北大学生共同探讨了四十七节课,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节课“走向现代的困惑”。回忆起秦、汉、唐、宋的失落,大家都处于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心情之中。

  因为那时候,人们才朦朦胧胧看到了中国。中国人在十九世纪后期遇到的灾难,应证了任何再辉煌的回忆反而加深了失败的体验。但是,这是政治失败还是文化失败呢?余秋雨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说文化失败有点不准确。中华文化毕竟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在别的文明一轮轮相继灭亡和中断的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自己的生命,到十九世纪,还没有充分的理由判定它已经灭亡。

  但是毫无疑问,这种过于长寿的文化在生存状态上确实出现了一系列难以逾越的障碍。在没有逾越的时候,看上去像是不可逾越。看到余秋雨先生这样透彻的分析,我们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再次说到文化的困惑,我们不得不相信中国在二十世纪前期所做成的两件大事—推广白话文,破读甲骨文,证明中国文化并没有失去生命,甚至也没有失去高贵。其次,作为一种文化,自然会有毛病,到了现代,依然如此。

  所以我们不得不困惑为什么明、清两代只出了曹雪芹和王阳明这样寥寥无几的文化创造者,但到了近代、现代、当代,连出现曹雪芹这样的小说家,王阳明这样的哲学家的希望都没有了。中国文化难道就一直“僵滞”着吗?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国际其他文化,有一种总体的透视,同时我们也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我们民族的一切。什么时候才能用一种真正的汉文字之美,用一种文化的表述美的方式来传播文明的话呢?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读后有感字相关文章:

好学生与差学生500字

余秋雨与泰戈尔有个约会450字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读后有感1200字

《学与问》学后感400字

谈中国文化600字

也谈“中国文化”600字

北大学子谈学习方法:高三“玩”中如何学1000字

《学与问》学后感500字

转与学??记录一次晨谈(教师手记之265)1300字

谈中国文化400字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读后有感1200字

“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这,便是余秋雨的《问学》。遇见这本书,是无心的;买下这本书,是有心的。一直以来,我深知中国文化博大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陌生人的帮助500字
    陌生人的帮助500字

    下课了,天空阴云密布,下着蒙蒙细雨。我不耐烦地跨上自行车,准备淋雨回家。“嗒嗒……”自行车喘着粗气,在湿答答的小路上慢慢...

  • 雪700字
    雪700字

    窗外,是蒙蒙的细雨,一直下个不停。教室里的我们正在进行着数学模拟考试,准备明天的期末考试。我正在苦想一道数学难题,只听见...

  • 神秘的“暗洞”600字
    神秘的“暗洞”600字

    上个寒假,我妈认为我不能老呆在家里吃喝玩乐,应该去好好实践实践。于是就把我带去了外婆家。我在这长达半个月中,的确增长了不...

  • 五马街的深处400字
    五马街的深处400字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我们一家收到一个亲戚的邀请,去他们家吃饭。吃完午饭后,我和亲戚家的孩子去就近的五马街走一走,大道我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