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作文大全>初中生>初二>说明文

品味老糕点的文化12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品味老糕点的文化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猪肉,二十七,添新衣,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一年一年又一年。”

  2015年2月11日,我们七色光小队来到杭州市北郊的一个古镇——塘栖。相比其他江南古镇,塘栖不算太有特色,一条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最能拿出手的便是大运河上那座古桥——广济桥,作为古运河上仅存的七孔石拱桥,它已经屹立500年。

  走上桥,立刻感受到它的古老,169级厚石板磨损严重,方形阶梯已不见棱角。尽管参差不平,它却依旧连接着水南和水北,不负“广济”之名。水北街是经过修缮的“古街”,街面不大,一路走过去,满是糕点铺。

  刚走进塘栖老街,一股过年的气息向我们扑面而来。队员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寻找着有趣的事物。老街上挤满了购买年货的人群,熙熙攘攘地在各商店内外东张西望,目光瞄准自己心仪的年货,捏着鼓鼓的钱包,向收款处挤去。当他们手里的大包小袋装得再也塞不下时,才心满意足地从人群中挤出来满载而归,但又时不时地还会朝店里张望。店主们面对店堂内簇拥的顾客,大声吆喝着介绍商品,想赢得顾客们的青睐,并且买下它。

  “晓曦,快过来,这些年糕是多么有趣呀!”“紫陌,快过来看看,他们正在打年糕呢!”每个队员都在抢着诉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过古桥往左行,我们就发现一家奇特的糕点店,卖糕点的位置只占左边极小部分,最右边砌着一个江南老样式的灶台,绘着考究的灶台画。布置很用心,墙上挂着蓑衣,斗笠,更有趣的是店内还有一个老石磨,磨上堆着大米,推杆斜斜吊在梁上••••••手痒的我们轮流地想办法推动那个大大的石磨,不知道是用力不够均匀还是姿势不到位,沉沉的石磨始终一动不动。

  糕点店的门前,摆着几张桌子,上面陈列着五颜六色各种形状的米塑。米塑,又称“粉塑”,系用米磨成粉,蒸熟后用手工捏成。这些米塑,从工艺和特色讲,有点类似于北方的“面塑”,都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米塑是塘栖乡间的一种特有的民俗工艺,流传较广。这个盆子里装着粉色、白色、黄色的立夏狗。这些“立夏狗”真是可爱,一只只憨态可掬,而且颜色各异,昂首翘尾,令人爱不释手。那个盆子里放着叠得很高,并且整整齐齐的上梁元宝,这些元宝象征着大吉大利……

  我们推选出小队里,两个最强壮的队员去打年糕。他们合力举起了10多斤重的大木棰,使出吃奶的劲,脸憋得像个红彤彤的苹果,一下一下地使劲向石臼里的大粉团子砸去。“啪—啪—”粉团子像顽皮的孩子一样,似乎跳了起来。紧接着,做年糕的师傅用手醮了凉水,猛地将粉团子翻了过来。在一砸一翻之间,粉团子变得越来越富有弹性。粉团子打完以后,还要分小块定型,这样,又香又糯的年糕就做好了。我们几个忍不住拿了一块放嘴里,热乎乎的,味道有点甜,出乎意料的好吃,传统美食还真不是盖的。伯伯们说,以前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这样打年糕,所以那时,满街都是香喷喷的年糕味道。

  古镇的糕点店做的是糕点、卖的是记忆、品的是文化。传统糕点最能承载记忆和感情,吃着吃着,就想起过去,想起塘栖。


品味老糕点的文化字相关文章:

老别墅的呻吟(1)+(2)1100字

品味生活淡淡的香300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扇子的文化700字

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900字

品味我身边的诚信1500字

给老尹的情书1600字

老思想的爸妈300字

聊天的文化450字

老母亲的开心400字

品味老糕点的文化1200字

品味老糕点的文化1200字

品味老糕点的文化“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猪肉,二十七,添新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爱在何处

下一篇:糖画

精选图文

  • 自然之礼——雪900字
    自然之礼——雪900字

    马上临近期末考试了,英语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上着课,而我坐在位子上心不在焉,手上玩着笔,眼睛则瞟向窗外,心中在想:下节...

  • 与雪相伴的日子800字
    与雪相伴的日子800字

    午休,又是在学校“坐牢”的一天,窗外的雨声总是那么助眠,正好也快到中午的熄灯时间,我寻思着也得好好睡上一觉。在意识迷离之...

  • 放下武器500字
    放下武器500字

    读完《第11个小时》,心中有股化不开的滋味,想到仍在继续的俄乌战争,顿觉难受。战争无疑是恐怖的,不人性的,里头没有小孩,...

  • 另一种陪伴800字
    另一种陪伴800字

    记得初学小提琴时,人生中第一把小提琴是令我最为喜爱的,是这把小巧玲珑的琴陪我走过了苦涩艰难的初学生涯。我每天捧着它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