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作文大全>初中生>初三>书信

今日水犹寒13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一首千古传颂的送别名作。诗人借史事写与友人之别,抒发了内心中豪壮、悲愤的情绪,从而一反一般送别诗常见的依依惜别、涕泪横流的格调,读来令人顿生悲壮激昂之感。

  ??首句“此地别燕丹”,直陈史事,抒写当年易水之畔,太子丹送别荆轲之事,起笔便显不凡,远离了儿女分别的惺惺之态。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要去刺杀秦王。太子丹、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即丧服)送荆轲于易水,在当时看来,根本就是以弱击强,以卵击石之举,但荆轲却不畏强暴,慷慨赴死,明知此去会天人永隔,但竟毫不退缩,堪称千古英雄。而此时诗人送别友人,也颇有当年易水别荆轲之境,因而自然而然便想到了借用古人之事来抒自己心中之情。因为此时唐王朝已在武则天的掌握之中,如骆宾王一样忠于唐王朝的分子对此深为不满,心中时刻期待能为恢复李唐王朝做出一番事业,自甘牺牲的心境牢牢占据着诗人的心理。诗人此次送别,送的是谁?所送之人去做什么?虽未言明,但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所咏史事,当不难推出所送之人当与诗人一样同属忠于李唐王朝的死士,所送之人所行之事也必类似于荆轲之事。因而心中才会升腾起愤怒、慷慨、悲壮、激昂之情。这句诗在交待了送行地点的同时,已暗暗定下了为复国大业而甘牺牲的英雄主义基调。

  ??“壮士发冲冠”,中“壮士”指的是荆轲,同时更是暗指诗人的友人和诗人自己,当年易水送别荆轲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曲词悲壮激越,身边之人“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这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却能写出当时所有人的心境,而诗人借此史事,也正是要表达一下自己与友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如果说诗的头两句是借史言事的话,后两句则是借史抒情。

  ??“昔时人已没”,是说当年的那些英雄们已随历史的波涛烟消云散了,留下的则是千古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慷慨悲壮之士。语句虽显平淡,却流露出诗人对英雄已逝的惋惜之情。但诗人也是同荆轲一样的勇士,所以虽惋而不伤,语句中反见其“壮”,这是本诗抒情的一大特色。

  ??末句“今日水犹寒”,则是对现状的一种描绘与刻画,表面上看是写水,实际上是写人,写人心中所蕴含的悲壮之情。句中包含着这样一种意思:当年荆轲虽已不复存在,但他的悲壮英勇之气却化作寒气蕴在水里而流传下来,那么借荆轲之壮、之勇,我们(诗人与友人)也不要作儿女之态,而是要学一学先辈的精神,哪怕万死,也要完成我们所期望的使命。

  ??“昔”为古,“今”为今,古今虽相隔千年,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时间上的跨越并示阻断诗人的思维,反倒是诗人把昔日之“别”与今日之“送”融为了一体,借写古人之事,抒发了自己心中豪壮的情怀。隐含了诗人对自己“今日”遭遇的愤愤不平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抗情绪。全诗在歌颂荆轲以死酬知己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心中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更是间接表达了自己也会以死酬知己,以荆轲精神与友人共勉之意。

  ??骆宾王虽属“初唐四杰”之一,名声极大,但流传下来的诗歌却很少,精品诗歌更为少见,而此诗虽短,但读来却令人心中豪壮之情油然而生,荡气回肠之感悄然而现。平淡中寄蕴深意,令人吟咏把玩之余,生出万分感慨之心,为诗中上品。


今日水犹寒字相关文章:

残雪旖旎的爱,寒水氤氲的情1100字

水逝痕犹在900字

风悲水寒忧人歌800字

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400字

风萧水寒1300字

寒水·寒心50字

今日水犹寒1300字

寒水弱100字

缘分——送寒水秋月600字

月飘,水寒200字

今日水犹寒1300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一首千古传颂的送别名作。诗人借史事写与友人之别,抒发了内心中豪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好笑的梦

下一篇:海边拾趣-钓螃蟹

精选图文

  • 自然之礼——雪900字
    自然之礼——雪900字

    马上临近期末考试了,英语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上着课,而我坐在位子上心不在焉,手上玩着笔,眼睛则瞟向窗外,心中在想:下节...

  • 与雪相伴的日子800字
    与雪相伴的日子800字

    午休,又是在学校“坐牢”的一天,窗外的雨声总是那么助眠,正好也快到中午的熄灯时间,我寻思着也得好好睡上一觉。在意识迷离之...

  • 放下武器500字
    放下武器500字

    读完《第11个小时》,心中有股化不开的滋味,想到仍在继续的俄乌战争,顿觉难受。战争无疑是恐怖的,不人性的,里头没有小孩,...

  • 另一种陪伴800字
    另一种陪伴800字

    记得初学小提琴时,人生中第一把小提琴是令我最为喜爱的,是这把小巧玲珑的琴陪我走过了苦涩艰难的初学生涯。我每天捧着它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