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作文大全>初中生>初三>状物作文

闪烁的明珠在江阴10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在江阴人民的记忆中,有一串串闪烁的明珠,而其中最闪闪发亮的三颗,就是刘氏三兄弟。江阴人民还清晰记得粉墙黛瓦、绿树掩映中的刘氏故居,会永远记住刘氏三兄弟。

  刘氏故居坐落在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49号,它坐西朝东,是由二进六间三庭院组建而成。刘氏故居号称“江南名宅特色的清末建筑”,于1985年被政府正式命名为“江苏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故居的门前中有两棵铁树,并有著名书法家朱穆之题写的“刘天华故居”牌匾,给故居增添了几分壮气。

  走进故居,一股古色古香的气息顿时把我们团团围住了。两株红天竺屹立在庭院两侧,我仿佛看见刘氏三兄弟在院子里嬉戏玩耍的情景。继续向前走,映入我眼帘的是一间展览馆,右侧为刘氏兄弟父母的卧室,简陋的床和柜,一盏小油灯挂在床边,抬头望去,几根木梁纵横交错,渗透出一种淡雅之美。左侧是父亲刘宝珊的私塾。私塾是由四张简朴的桌椅和一幅孔子的挂图构成的。

  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顷刻在我耳边萦绕。我随着人流涌向前去,是一间书房,在书桌上摆放着一套《颜氏家训》,而书房的右面则是间小卧室。面对着我的是刘半农和刘天华的卧室,面积仅仅只有十来个平方,虽然小,却很充实。中间是正堂,两张椅子整齐地摆在桌子旁,后防挂着一幅《朱子治家格言》,墙上还挂着一块牌匾,名为“思夏堂”。

  这时,我听到前面传来阵阵赞叹声,我循声赶去,眼前的景象更让我大开眼界,不知不觉中,我已进入了第三大厅。在庭院的角落里,有一口古井,据说是当年刘家饮用的水源。刘半农先生幼时总是喜欢坐在井边欣赏夜色,不知不觉中,几十年过去了,每当他想起那口井,便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便写下了这样一段动人的文字:阿彭快来,你又在看井了!这是母亲的声音,分明是眼前的事,可已过去二十五年了。只是不知,如今的夜色是否还和当年阿彭看到的那样皎洁静谧。

  井边是一间灶台,白墙黑瓦。我似乎还能感受到刘氏母亲正在灶前辛苦地做饭,还能闻到淡淡的饭香呢。窗前有一架晒酱台,左边是个纺织间,里面还放有一架纺机,让我体会到当年刘氏家庭粗茶淡饭、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除了后门,是一座五线桥,在这里,我知道了刘天华先生是一位二胡艺术家,创作了国人皆知的《光明行》、《病中吟》、《空山鸟语》等名曲。

  尽头处是一方石碑,上面刻着刘半农先生的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回首遥望刘天华纪念馆,一股敬佩之情在我心头油然而生。我已被刘氏三兄弟当年那种拼搏开拓、报效祖国的勇气和精神深深打动。

  闪烁的明珠在江阴!愿江阴的明天如刘天华先生的曲谱《光明行》一样,“行走在光明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闪烁的明珠在江阴字相关文章:

容纳流浪动物的位置在哪里?400字

在那灯光闪烁的地方1000字

闪烁的明珠,照我中华400字

天上的星星在闪烁100字

在那晨星闪烁的地方800字

“吼叫的雄狮,在东方闪烁!”——读《义和拳传奇》有感800字

闪烁的明珠在江阴1000字

在那晨星闪烁的地方800字

闪烁的明珠在江阴900字

《闪烁的明珠在江阴》1100字

闪烁的明珠在江阴1000字

在江阴人民的记忆中,有一串串闪烁的明珠,而其中最闪闪发亮的三颗,就是刘氏三兄弟。江阴人民还清晰记得粉墙黛瓦、绿树掩映中的刘氏故居,会永远记住刘氏三兄弟。刘氏故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游上海科技馆

下一篇:爱犬卢比

精选图文

  • 自然之礼——雪900字
    自然之礼——雪900字

    马上临近期末考试了,英语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上着课,而我坐在位子上心不在焉,手上玩着笔,眼睛则瞟向窗外,心中在想:下节...

  • 与雪相伴的日子800字
    与雪相伴的日子800字

    午休,又是在学校“坐牢”的一天,窗外的雨声总是那么助眠,正好也快到中午的熄灯时间,我寻思着也得好好睡上一觉。在意识迷离之...

  • 放下武器500字
    放下武器500字

    读完《第11个小时》,心中有股化不开的滋味,想到仍在继续的俄乌战争,顿觉难受。战争无疑是恐怖的,不人性的,里头没有小孩,...

  • 另一种陪伴800字
    另一种陪伴800字

    记得初学小提琴时,人生中第一把小提琴是令我最为喜爱的,是这把小巧玲珑的琴陪我走过了苦涩艰难的初学生涯。我每天捧着它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