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作文大全>高中生>高三

读《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有感11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历经十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在你们学业就要结束之前,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哲学家问:“我们坐在哪里?”弟子们答:“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有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野草。”

  哲学家说:“现在我要问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讶,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有的弟子说用铲子铲就可以,有的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好办法,有的说撒上石灰,有的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哲学家说,你们回去后按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可是哲学家却没有来。若干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上面中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填满它。

  看完之后我想,试想那些学生如果缺了这最后一课,即使学富五车又有什么意义呢?联想我们今天的教育,教书、育人并重,但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教师一般只注重教学上的责任而疏忽育人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育人彷佛不是老师的责任。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有悖教育主旨的,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加以纠正,教书与育人应该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生应从小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础,这对学生终生受益非浅,也能使他们将来立足于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孩提时期的道德品质、习惯往往影响人的一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将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提供有利条件,会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环境,成为生活的强者。相反的,一个人若在孩提时期养成了任性、自私、好逸恶劳等恶习,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便很难与人相处,更难以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空有学识却不能有利于国家、社会。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良好模范。平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老师应严以律己、自我约束,把自己的模范行为体现在具体教学之中。教师要时刻以模范品行作榜样,用美的语言、行为和心灵去感染和教育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

  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大力弘扬良好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每一位教师在继承和发扬敬业和奉献的职业传统美德的同时,都应该在自己的学识、能力、仪表,特别是教育观念上完成自我更新。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还须启蒙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


读《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有感字相关文章:

一年的最后一课400字

读《郑振铎的“最后一课”》有感500字

读《最后一课》有感900字

读《最后一课》有感200字

读《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有感300字

读;最后一课有感1000字

读《最后一课》有感700字

读《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有感1100字

读《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有感500字

读《最后一课》有感500字

读《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有感1100字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历经十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榜样的力量600字
    榜样的力量600字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寻找一些优秀的榜样,会跟着他们的步伐去努力,去学习。就像很多家庭中,如果有一些大哥哥,大姐姐,...

  • 倾诉的欲望500字
    倾诉的欲望500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心事,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对外人道也。更多的时候有一些话,想要说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样去...

  • 行动中寻找目标500字
    行动中寻找目标500字

    看过一句话,说头脑是生活的指挥官,思维是行动的先行军。前半句还挺好理解的,后半面我琢磨了半天,渐渐地明白说的就是先有目标...

  • 真正的目标500字
    真正的目标500字

    最近一段时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了平台学习环境的一些变化。如果说没有受到一丁点的影响,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还有点儿虚伪。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