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黑《一个人,不要怕》和弗洛姆《爱的艺术》的读后感1600字
【前言】
弗洛姆这本书,100多页,就是一个口袋书的规模。其实,它是一本目录。讲到的东西,只是条框,细化的内容都在他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里面。对了,他还顺带踩了一下弗洛伊德。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素黑在心理学的造诣还是有的,不是那种半路出家靠写情感文混饭吃的。因为她在书里将那些大脑垂体啊、自律神经系统啊讲得还算深入浅出。但是也只是在这本书中写得比较系统,其他的案例集或者分析文集,写得不好。或许如她所说,爱恰好是不能有对象的。
这两书也有系统的关联,所以一起写读后感。近期很喜欢将两本类似的书一起看,寻找内在的联系。
【正文】
怎样去写关于“爱”的书的读后感呢?这个是我一直纠结的事情。真是爱要怎么说出口?囧。首先,“爱‘这个词的定义大家就未必能统一;第二,越往深处聊越涉及到价值观,涉及到价值观的话题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但或许可以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加以提炼,抱砖引玉,能给人以安慰也算种缘分。
”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讨论抽象概念就要辩证地看。先自问几个问题:
你第一次听到”爱“或者用”爱“去定义描述一样情感是什么时候?小时候来自父母?亲人?还是长腿叔叔?
你平时关于”爱“这个概念的巩固和发展又是来自哪里?书本小说?电视?还是朋友间的八卦?
你怎样描述”爱“这个概念下的情感?时刻的牵挂与关注?遇见时高兴,不见时又纠结无比?没有回应时想杀死人又想杀死自己?兴奋失落目眩,还是心跳超过120下?
问题完毕,开始论述环节。
首先,我们的教育是”去动物化“的教育,让你怎样压抑本能去适应人类社会;第二,我们日常的生活是”去个性化“的,除了人类趋同的本能外,还有社会本质性的趋同影响。当你认为现在越来越多定制化服务,DIY手工将你奉为独一无二的上帝时,其实他们提供的内容也是批量贩卖的,也可以反过来想,正是生活的趋同化,才让人更渴望独一无二。第三,你描述的所有关于”爱“的表现与感觉,都是原始的机能感觉,伴随着人类走过漫长的发展史。且是你平时其他感觉的组合而已。
那在如此”去动物化“的教育下长大的你,生活在”去个性化“的社会,还执着于追寻一个独一无二的原始感觉,是不是有点虚无呢?或者是神圣化?
又例如幻想一下,我有一样机器,能让你和一堵墙相处的时候,产生所有和一个你爱的人相处时候的感觉,激活你相同的身体机能。那是不是能说你深爱着那堵墙呢?
marvelous
有人说,爱怎么能这样定义?爱就是如此的神秘,如此的迷人,如此的难捉摸,才让人生有意思啊。好吧,这个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了,不能勉强地统一。每个人只能相信他相信的东西。
但用不可知论去辩证一样你从来没有认真去面对过的东西,其实是在逃避。逃避面对自己,面对这个世界。上帝已死,星空黑夜不再神秘,你生活在一个只要你肯努力学习就能了解的世界。如果连最后”爱“这块净土也迫使你去面对的话,还有什么东西能寄托你的恐惧、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荒诞?
于是,需要一个人来让你恍然一新,让你不再孤独,让你感到被关注,让你寄托你的懒惰。有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自我毁灭倾向。
弗洛姆和素黑说,身外之物都是镜子,观照着你的自身。你虚荣,所以渴望有人关注有崇拜你的爱人;你内向,所以渴望有人带着你去体验生活;你自卑,所以希望找到个无论如何也不抛弃你的人…………然后不断地重复考验这份关系是不是牢不可破。于是悲剧丛生。《爱的艺术》开宗明义:”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爱情生活中永远得不到满足。”
有人害怕在发展自己人格的时候,心爱的人已走,像歌词一样“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是你,早已经远去,消失在人海”。每个人的潜意识都害怕死亡,单身的害怕自己孤独终老,恋爱的害怕身边的人不是最后陪伴自己走过人生的人。而完整的爱,恰好是不需要对象,如那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都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都在这里,不增不减”
当然,不可能就因为这篇文章就颠覆了你的价值观,不可能因为一本书就让你脱胎换骨。成长是一个过程,一个自己独自面对的过程。如《一个人,不要怕》的英文书名,No fear in aloneness。
那现在再回头想想,爱是什么?
素黑《一个人,不要怕》和弗洛姆《爱的艺术》的读后感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