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作文大全>观后感

巴尔扎克《高老头》观后感16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巴尔扎克《高老头》观后感【篇一】 巴尔扎克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师,《高老头》是其代表作。书中有两条线索描述了波旁王朝人们的生活状况,一条是在一间平民旅店中几位旅客的故事,其中高里奥由富有走向落魄,最终病死;另一条线索是一名贫苦的大学生,想尽办法跻身上流社会。

  在火车上,我读完这本书,轻叹了一口气,才驱走故事给我的压抑的感觉。《高老头》收录在《人间喜剧》中,这是以《神曲》中的《神的喜剧》来命名的,把人世间的沧海桑田、悲欢离合、角逐纷争尽皆作为一部部戏剧收录下来。

  它之所以会给我压抑的感觉,是因为它与巴金《激流三部曲》中大家族的悲剧不同,《高老头》中社会与家庭的影子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故事的矛盾主要集中于金钱与欲望上。同类作品中,基本上金钱即是欲望,欲望即是金钱,但在这里,作者冷峻地警示我们,欲望可不只包括对金钱的。

  以高里奥为例,他对女儿们的爱何尝不是真挚的?但是他对她们只有如同欲望的爱:他因为爱而不让女儿们接受更高的教化,他因为爱而不让女儿们回报他的付出,他因为爱而包容女儿、女婿的种种行径。他这种无度地施爱,又和暴徒们无度的施暴有什么区别?

  但想到这里,我又有了不安,因为我对于高里奥让女儿接受教化、回报他的付出、适当控制女儿的行径之期望,又何尝不是我欲望的膨胀?

  受警察安排而下药并揭发江洋大盗的女人是因为对赏金的欲望,但其中何尝又没有对自己为了维护正义才做了密探的无力的安慰?

  大学生曾经向母亲和妹妹借过钱,而被他们所感动,萌生了踏实学习的念头,但当他在看到强盗被抓走,揭发者被众人所唾弃后,目睹了高老头的死后,这感动反而成了催化剂,大学生又朝欲望奔去。

  伏盖太太对年轻时的高里奥的爱慕是欲望,对潦倒的高里奥的极力回避也是欲望。

  这些欲望大部分是为了金钱,但也不免有一些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理想、亲情、爱国,它们也都是欲望。因此,欲望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符合时宜的区别,但若我再次草率地将讨论落在要时时审视自己的欲望是否事宜,就更现出我自己的狂妄了。

  儒家称人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但恻隐让人想要保护弱小,而产生了奴役,羞恶让人学会嫉妒,辞让让人们批判、嘲讽,是非让人们以怨报怨。

  于是我开始怀疑我的出发点是否本身有误。好了,我又陷入了怀疑的欲望,求真的欲望。

  唉!清谈误国无外乎此了吧!

  我收起书,火车还在前行。

  巴尔扎克《高老头》观后感【篇二】 前几天刚把《高老头》这本书看完了,深深感觉到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人情的淡薄,当时人们唯一的追求就是金钱和权利,而此书中的主人公高里奥(高老头)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原本是一个精明的面条商,赚了不少钱,成了当地的名人。他有两个女儿,由于妻子的早逝,他对两个女儿爱戴有加,可以说是溺爱,不,比溺爱还要溺爱!这也是他悲剧的导火索,正是他的畸形的爱使他不但没得到女儿的爱,还招来了她们的恨,甚至连他驾鹤西去的时候也没见到他两个心爱的宝贝女儿。

  他那两个女儿一个选择了金钱---嫁给了一位银行家,一个选择了地位---嫁给了一位男爵,它们所选的路不同,但同时选择了上流社会,也同时放弃了父亲---深爱着她们的父亲!她们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想到了父亲,把他的一切都掏空后竟然抛他而去,连死的时候都没见上一面,虽然她们都有各自的理由。最终,她们失去了父亲的庇佑,同时也失去了快乐,失去了自己的一切。这也许就是她们应得的,而这一切只因为一个父亲的爱,过分的爱,畸形的爱!

  文中还有一个人物就是欧仁,他开始是一个想拼命挤进上流社会的大学生,甚至为了这个目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母亲、姑姑、表妹伸手要钱,明知她们已经没钱了,还是开口要钱,为此,母亲和姑姑不得不外出赚钱来给他,还把表妹的私房钱全部搜刮。他揣着这来之不易的钱,通过表姐(上流社会的风流人物,后来因为情夫的背叛而醒悟过来,找了个偏僻的地方重新来过)在上流社会中游走,那时侯的他非常兴奋,因为他进入了这个圈子。高里奥是同他住在同一寓所里的,当他得知高里奥的两个女儿的真实情况后对这怪老头另眼相待,后来通过一系列的事情变故之后,他觉悟了,他被高里奥的父爱所感动,也为两个女儿(特别是小女儿,因为他们是相爱的,他企图让她爱她的父亲)对父亲临死前的冷漠态度感到吃惊。最后,他安葬了高老头,同时也安葬了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他成了一股清泉,虽然他曾经污浊过。

  巴尔扎克《高老头》观后感【篇三】 其实在真正开始阅读《高老头》之前,我已经将语书后的名著导读通读一遍了,也就是说,我对即将要面对的这个故事,已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即使如此,我还是久久不能回神在合上这本书之后。

  纵观全书,令我感到最不可思议的是书中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娜齐和但斐纳,对于爱情,奢华和地位的疯狂追求,那是丝毫不逊于夸父对于太阳的一种渴求。以我如今的年岁,实在难以理解为何有些女子将爱情置于亲情,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之上。为了满足所谓爱人的需求,不惜放下尊严,榨干亲人。

  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既得了此种果,必要寻觅彼种因,究竟是什么使得娜齐和但斐纳这种抛弃亲情的光怪陆离的现象发生呢?不过两个因素家庭和社会。

  第一,家庭因素。两姐妹自小丧母,高老头幼时对二人的无限溺爱是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父亲的有求必应,物质的极度丰富,自小就让她们培养了极大的虚荣心,财富美貌已经有了,下一步自然就是爱情地位,前者还算便宜,八十万法郎的陪嫁造就了雍容华贵的一个伯爵太太和一个男爵太太;后者则让她们赔上了一切现在和未来。虽说富养女,但我认为越是物质丰富头脑简单的女子,越易被花言巧语的穷小子骗走。啊不对,不一定是穷小子,应该是口腹蜜剑的王子,他们所觊觎的不仅仅是美色,更多的是金钱。那么一切就可以解释了,金钱买来的地位、金钱维系的爱情,一旦失去了财富的支柱,就只剩下虚荣、欲望、无情等等丑陋的本性。父亲在她们眼中,哪里还是血脉相连的至亲,只是金山银山罢了,榨干了,就什么都没了,换言之,父女不重要,那只是代名词,金钱才是她们的真正意义上父亲。所以对于高老头,我并没有很大的同情,既是他种下彼因,自应由他承受此果。

  第二,即是社会因素,这也是一切现象的根本原因。看看巴尔扎克笔下那是怎样的一个巴黎啊!金钱取代了门第,狠心冻结温情。有这样的背景,高老头的女儿们怎能不变的自私势利,冷漠无情?当婚姻变成一场交易,当爱情沦落为一场欺骗,当亲情堕落为一个捞钱的工具,那么这个社会中所困的人们,就变得可悲又可气。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高老头是可怜的,他临终之时让心爱的女儿在自己身边陪伴的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但这一切也皆是他病态的父爱导致的;娜齐和但斐纳是可气的,她们冷酷自私,不顾一手把自己养大的老父亲,只顾自己花钱享受,但她们华贵外表下的心并不曾真正快乐。

  与其说这是部冷酷、自私,处处满溢着金钱主义的家庭惨剧,不如说它是当时巴黎社会的一个缩影。

  书已经读完了,可思考并未停止。《高老头》中有太多无奈,太多残忍,太多悲剧。寻本溯源,一切的起始点与结束点不过两个字:人性。金钱是挣不完花不尽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温暖,而并非单纯地追求华丽。愿高老头的悲剧不再上演。


巴尔扎克《高老头》观后感字相关文章:

奥运会开幕式的观后感(转载)800字

长津湖观后感1000字

国庆盛典观后感1600字

《尼斯湖怪》观后感200字

阅兵式观后感2000字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观后感400字

影片;良心观后感400字

多拉A梦观后感500字

影片《亮剑》观后感900字

巴尔扎克《高老头》观后感1600字

巴尔扎克《高老头》观后感1600字

巴尔扎克《高老头》观后感【篇一】巴尔扎克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师,《高老头》是其代表作。书中有两条线索描述了波旁王朝人们的生活状况,一条是在一间平民旅店中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我心中的江南

下一篇:南京旅游

精选图文

  • 人生的第一场雪900字
    人生的第一场雪900字

    手中的黑笔,面前的题目,安静的教室。我坐在窗边,专注地刷着英语卷子。操场上,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叫声,我并没有理会,反而更加...

  • 突如其来的雪500字
    突如其来的雪500字

    “叮零……”上课铃响了,大家做好上课的准备。课上到一半,突然有人大声叫起来,“快看,下大雪了!”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

  • 能否做自己800字
    能否做自己800字

    成长了十几年,我发现身边接触过的差不多年龄的人,很少有保持自己的爱好,要么是听家长的,学习好才有出路,要么是听老师的,现...

  • 奖励自己700字
    奖励自己700字

    今天作业又写完拉,在这两周才有的二天半假期中,我该用这空闲的时间奖励自己些什么么呢?这时住在我家楼下的同班同学小丫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