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作文大全>小学生>四年级

《左宗毅公逸事》读后感11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国家的兴盛,关键在于人民的奋起,而人民的奋起,没有一批德才兼备的仁人志士作为中流嗽柱是不行的。这一点,清初散文家方苞就已经在‘左宗毅公逸事》一文中有所记述。这篇文章,在建设四化的今天,很值得我们认真研读。 《左宗毅公逸事》记述}:1是明朝大理少卿左光斗识才、爱才、用才,和与宦官顽强斗争的动人事迹。

  左光斗为了挽救国家危亡的局势,当他在古寺发现能够“继吾志事”的史可法时,便亲自为熟睡的史可法盖好衣服关好门,而在考场上又大力提拔,任人唯贤。他的志事就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富强,当他被奸臣迫害折磨得“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的时候,更是决然地对史可法寄以救国的重任。此时没有什么能比救国更紧急,没有什么能比让国家的栋梁去救国更重要的了。

  史可法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毅然挑起了救国这副重担,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地从事着救国的大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吾上恐负朝廷,卞恐负吾师也。” 当时的中国是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中国,现在的中国是困难当道人民奋起的中国。如果说当时的救国的关键在于铲除奸贼,那么今天救国的关键就在于扫清一切艰难险阻。

  人民已经奋起,识才、爱才、用才就成了最急迫的任务。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不只是};左光斗那样的伯乐,还有成千上万的象史可法那样的千里马。 无产阶级革命家及革命先烈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同时又造就了一大批新时代的英雄。雷锋、张海迪等就是最优秀的代表。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祖}1<}"期望着我们成为四化建设的人才,我们也应当加倍努力迅速成才,但关键还在于我们是不是象史可法那样真正体会到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是不是象史可法那样真正地抛弃了自私自利的一切,一心想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是不是象史可法那样真正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而关键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一批推动社会前进的国家支柱,而每个时代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国家支柱。原因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由于人生观的错误而导致自己毁掉自己一生的人,却大有人在理斯大林说得好:“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豹动力。”所以爱不爱国,想不想成才,愿不愿为祖国做贡献,这些人生问题不解决,哪会产生行动上的动力呢了又怎么能谈得上救国和振兴我们伟大的民族呢?! 因此,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的兴盛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三者是绝对不能分割的。

  在实践当中必须以正确的人生观作为行动的指南,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希望,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振兴中华的学习和实践中去。这就是《左宗毅公逸事》给我们青年学生的很好的启迪。 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来说,正确的人生观就是抛弃自私自利,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祖国所需妥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厉史永远在前进。

  《左宗毅公逸事》一文对我们今夭有很大教育意义,我们的事业也一定无愧于我们的后来人。然而值得注意和思考的是:是不是每个人,或更进一步说,是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业都能无愧于后人呢?


《左宗毅公逸事》读后感字相关文章:

白雪公和七个小矮人主读后感500字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不一样的人生观1100字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名人传读后感900字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不一样的思维1000字

《40堂哲学公开课》读后感200字

我的朋友左??毅600字

《当左括号遇到右括号》读后感800字

《一位母亲的左心房与右心房》读后感500字

《左宗毅公逸事》读后感1100字

《当左括号遇到右括号》读后感500字

《左宗毅公逸事》读后感1100字

国家的兴盛,关键在于人民的奋起,而人民的奋起,没有一批德才兼备的仁人志士作为中流嗽柱是不行的。这一点,清初散文家方苞就已经在‘左宗毅公逸事》一文中有所记述。这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梦尽何方

下一篇:生命最珍贵

精选图文

  • 陌生人的帮助500字
    陌生人的帮助500字

    下课了,天空阴云密布,下着蒙蒙细雨。我不耐烦地跨上自行车,准备淋雨回家。“嗒嗒……”自行车喘着粗气,在湿答答的小路上慢慢...

  • 雪700字
    雪700字

    窗外,是蒙蒙的细雨,一直下个不停。教室里的我们正在进行着数学模拟考试,准备明天的期末考试。我正在苦想一道数学难题,只听见...

  • 神秘的“暗洞”600字
    神秘的“暗洞”600字

    上个寒假,我妈认为我不能老呆在家里吃喝玩乐,应该去好好实践实践。于是就把我带去了外婆家。我在这长达半个月中,的确增长了不...

  • 五马街的深处400字
    五马街的深处400字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我们一家收到一个亲戚的邀请,去他们家吃饭。吃完午饭后,我和亲戚家的孩子去就近的五马街走一走,大道我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