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作文大全>高中生>高三>议论文

对教育的挑战从何而来?16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政府财政体制变动导致的教育经费短缺,使教育供给的可持续性产生了危机。其次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和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使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是国外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引入,给国内教育思想带来了一定程度冲击。此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逐渐成为城镇中小学生的主体,也对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主义特点,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讲,是“摸着石头过河”,思想准备不足并非教育界特有的问题。而且同其他传统行业一样,教育体制本身也存在“条块分割”的毛病。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教育界很难做出协同一致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提出许多不同的批评意见是很自然的,教育界同仁对当前教育问题的看法也不尽一致。

  中国教育体制需要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当展开深入的讨论。

  在教育经费日趋拮据的情况下,教育部(国家教委)将数百万民办教师陆续转为公办,表示了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捍卫基础教育的决心。但“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大大削弱了教育部的这一努力,因为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和教育经费实际上控制在各级地方政府手中。由于地区经济差距的拉大,贫困地区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屡禁不绝。全国大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和日益增长的生活费用相比,已经难以维护这一崇高职业的尊严。财政拨付的教育经费又不足以维持学校教学活动的运转,教学设施的改善就更谈不上了。结果必然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各地中小学不得不通过兴办收费教学班,出租学校的设备、房产,发展校办企业,以及举办商务活动等方式来挣钱。坦率地讲,这些不规范的办法确实为稳定教师队伍、维持中小学正常的教学活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创收活动不可避免地给学校的正规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二是长期来看,这种“生产自救”模式必然影响教员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热情。

  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对基础教育的第一个冲击是赞助费。高收入家庭为了自己的子女能上一个好一点的中学或者小学,愿意付出高额赞助费。在学校经费靠创收维持的情况下,赞助费当然不可能被拒绝,但是却明显地加剧了学校之间的“马太效应”。收入差距拉大的第二个冲击是中小学各种名目的收费不断增加,导致不少低收入家庭的子女辍学。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但实施细则第十七条规定可以收取杂费。

  结果是杂费门槛挡住了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就学之路,学校的行为却并不违法!90年代以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城镇中小学的入学人数逐年减少,教学能力实际上有一定程度富余。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一直没有纳入城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视野。加之预算内拨付的教育经费不足,城镇中小学理直气壮地向临时户口家庭收取入学赞助费,将大量流动人口子女挡在学校门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耻辱。

  在经济学分类中,教育和政府行政、司法机构,包括警察、军队等都属于第三产业。既然已经属于第三产业了,那还搞什么产业化?原来现在一些人主张的所谓产业化,实际上的意思是市场化,是要在教育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将学校办成企业来赚钱。这已经超出了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常轨。第三产业的公共政策领域不可能靠市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西方学术界是早已取得的共识。1987年,我在“求是”杂志第二期上发表过一篇论文,题目为“市场不能干什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使在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的英国和美国,那里有不少著名的私立学校和私立大学,教育的主体也还是政府出钱办的公立学校。而且绝大多数的私立学校,也都注册为非营利机构(NPO)。否则就不得接受社会捐赠,并且要交纳企业所得税。这就是说,尽管是私立学校,政府依然要通过财政政策来施加影响,确保它们以培养人才而不是以盈利作为自己的目标。否则那些美国的名牌大学,干吗要赔本赚吆喝地给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近20年来,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大行其道,在公共政策领域搞了一些激进的私有化实验,例如英国监狱的Group4,但私有化并不等于市场化,政府首先要保证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当私人的营利目标和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政府还是必须自己走到前台来。9。11事件后,美国机场的私人保安立刻被政府接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浪潮,是对政府官僚层级结构无效率的一种反动,并不是要取消政府的公共政策目标。公共政策领域私有化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些非政府机构(NGO)。只要它们继续承担公共政策职能,就会继续得到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而且注册为非营利机构(NPO)。

  西方这些NGO、NPO组织,正是政府机构改革中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那种以为只要私有化就是市场化、就是要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的想法,其实是一种误解。新自由主义对私有企业中官僚层级结构的无效率同样反感,但他们开出的药方是扁平化管理和员工持股制度。这恐怕就非国内某些人所能理解的了。


对教育的挑战从何而来?字相关文章:

幸福从何而来700字

幸福从何而来900字

幸福从何而来议论文1600字

美丽的今天,从何而来?——看《盛世大阅兵》影评600字

幸福从何而来议论文范文1600字

高考作文越来越“形式化”“审美疲劳”从何而来?1500字

美丽的今天,从何而来?——看《盛世大阅兵》影评500字

对教育的挑战从何而来?1600字

好的成绩从何而来700字

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500字

对教育的挑战从何而来?1600字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政府财政体制变动导致的教育经费短缺,使教育供给的可持续性产生了危机。其次是居民收入差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帮助老乞丐

下一篇:天峻的变化

精选图文

  • 榜样的力量600字
    榜样的力量600字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寻找一些优秀的榜样,会跟着他们的步伐去努力,去学习。就像很多家庭中,如果有一些大哥哥,大姐姐,...

  • 倾诉的欲望500字
    倾诉的欲望500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心事,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对外人道也。更多的时候有一些话,想要说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样去...

  • 行动中寻找目标500字
    行动中寻找目标500字

    看过一句话,说头脑是生活的指挥官,思维是行动的先行军。前半句还挺好理解的,后半面我琢磨了半天,渐渐地明白说的就是先有目标...

  • 真正的目标500字
    真正的目标500字

    最近一段时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了平台学习环境的一些变化。如果说没有受到一丁点的影响,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还有点儿虚伪。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