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作文大全>小学生>四年级>叙事作文

育人之心得——爱心教育12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我的女儿今年十一岁,现就读于四年级(1)班,班主任黄老师——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充满爱心的教师。女儿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表现出的优良成绩,与老师的无私教诲、因材施教息息相关。老师对女儿的关怀及爱心教育,是女儿全面发展步向成功的无限动力。

  说到教育小孩的心得,我的结论是:爱心教育——爱是最好的教育。或者有人说:为人父母,哪个不爱孩子!是的,但是要做到爱得恰到好处,爱得不偏不倚,就不太容易了。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站在孩子的立场,想其所想。记得以前,我曾经把我的个人的爱好强加给小孩,我买了一台电子琴在家里,让小孩周末练习。虽然,我教什么,小孩就弹什么,但是我从小孩的眼中看出她十分的不愿意。于是,在教会小孩几首乐曲之后,我放弃了自己的做法,知道小孩喜欢画画,我就买来了蜡笔、水彩笔,让小孩在空闲的时间里尽情涂鸦,小孩的爱好得到了发扬。

  第二,爱是蹲下来,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小孩交流,多了解她的需要,共同解决出现的难题。上学期,学校举行课文画比赛,我见小孩看着课文茫然的样子,便给她一些适当的意见,甚至和她共同动手,终于画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还拿回了一等奖。

  第三,爱是小孩取得成绩的时候,多加表扬。在小孩失败的时候,多加鼓励。记得小孩在上沙小学读二年级的时候,成绩不是名列前茅,我的心里很着急,该怎么办?我知道光着急没有多大作用,就经常鼓励小孩,说她肯定能行,小孩的自信心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后,充满了动力,加上老师教导有方,成绩终于赶上了前列并不断巩固,期末还拿回了全能奖。

  第四,爱是挤出宝贵的时间,和小孩共处谈谈心。现在的父母难当啊:白天要上班(做生意),晚上要做家务(应酬),甚至要学习充电(有些人),到了晚上,哪有时间陪小孩?但是,我知道,哪怕就是在小孩身旁静静地看着她写字,对小孩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幸福。加上小孩的自觉性较差,在旁边看着她,也是一种督促。电视报纸上说,大部分迷上网吧的青少年是因为父母疏于管教,冷落孩子造成的。这几年,我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一张大桌子,母女三个,她们写作业,我忙我的。

  第五,爱是经常抽出时间,带着小孩到外边看看(当然是周日或假日),让小孩见识大自然的美好,参加社会实践。有一次,我发现小孩做数学作业时这样填空:爸爸身高175米,小明体重700克。言教不如身教,我除了立即纠正外,便有意识的带小孩到商场买东西,让她挑东西,过秤付款,让她在实践中体会。现在,小孩再也不会出现类似的笑话了。

  最后,当小孩犯错时,不要一味指责,而是平心静气,问明究竟,从中纠正。小孩的成长过程,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当我们发现以后,千万别小题大作,而是要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症结。有一次,我发现小孩暗自拿了我钱包的钱,刚开始我很紧张也很恼火,后来静下心来,等小孩做完作业,找小孩心平气和的谈话,问明原因,指出其错误,让小孩认识到私自拿大人的钱是不对的。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虽然,打骂小孩也可能达到同样的结果,但可能会给小孩产生一个负面的心里。


育人之心得——爱心教育字相关文章:

爱心教育优于惩罚教育1000字

名著读后感之《爱的教育》读后感1300字

家长的教育心得和教育的做法1100字

育人之心得——爱心教育1200字

爱心教育优于惩罚教育(二辩稿)350字

读《小狐狸的百宝箱》之心得350字

论爱心教育1000字

接受爱心教育,学做善良之人600字

育人之乐700字

读《感恩与爱心教育》500字

育人之心得——爱心教育1200字

我的女儿今年十一岁,现就读于四年级(1)班,班主任黄老师——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充满爱心的教师。女儿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表现出的优良成绩,与老师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陌生人的帮助500字
    陌生人的帮助500字

    下课了,天空阴云密布,下着蒙蒙细雨。我不耐烦地跨上自行车,准备淋雨回家。“嗒嗒……”自行车喘着粗气,在湿答答的小路上慢慢...

  • 雪700字
    雪700字

    窗外,是蒙蒙的细雨,一直下个不停。教室里的我们正在进行着数学模拟考试,准备明天的期末考试。我正在苦想一道数学难题,只听见...

  • 神秘的“暗洞”600字
    神秘的“暗洞”600字

    上个寒假,我妈认为我不能老呆在家里吃喝玩乐,应该去好好实践实践。于是就把我带去了外婆家。我在这长达半个月中,的确增长了不...

  • 五马街的深处400字
    五马街的深处400字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我们一家收到一个亲戚的邀请,去他们家吃饭。吃完午饭后,我和亲戚家的孩子去就近的五马街走一走,大道我们已...